第七十四章 聪慧皇后

这些天,朱允熥被奴隶和权贵的事给弄的头疼,脑子不那么清楚了。

说是奴隶和权贵的矛盾,其实就是寒门和贵族之争。

到底是皇后,有点见识。

“你读过书?”

“臣妾自幼读书。”

“真是贤内助啊,你的意思是说,朕应该同意和亲,然后乘瓦剌不备,暗中命人去瓦剌,逐步瓦解他们?”

皇后红着脸一笑:“陛下圣明,臣妾多嘴了。”

顺着皇后的意思,朱允熥再细细一琢磨,策略就出来了。

朱元璋在位时期,大明就数次攻打瓦剌。

历史中,朱棣也多次打瓦剌,虽说每次都能重创瓦剌,却无法消灭瓦剌。

瓦剌人掠夺大明,能被驱逐出去,是因为他们水土不服。

因为瓦剌是蒙人,住在高原,气候和大明完全不一样。

朱棣的兵马强大,兼有姚广孝之智,但水土不服这个事,再厉害的军师也解决不了。

这就是大明为何无人能消灭瓦剌的主要原因。

瓦剌人之高原,草原辽阔,大明兵马一去,他们可做鸟兽散。

加上对地形的熟悉,可以对明朝军队分而击之。

最后,明朝军队粮草耗尽,军中将士身体不适,导致不得不撤兵。

利用短暂的空隙时间,瓦剌变能重整旗鼓,再次掠夺大明边域。

这群鞑子也很聪明,知道自己不适应平原气候,所以只掠夺大明边缘地界,从不深入,让大明历代皇帝都不堪其累。

瓦剌还是很强大的,他们不但可以与鞑靼保持势力争夺,还能用余力来攻打大明,是草原上最强大的部落。

瓦剌、鞑靼,都是明朝的外患。

两者相互攻击、又相互依存。

确实不好对付。

瓦解这样的两大部落,用兵马征服是不行的。

除非能一举荡平,彻底消灭他们。

那是痴人说梦,明朝将士会被他们的游牧骑兵给拖累死。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文化攻击。

将两大部落融入在大明的文化中。

所以,用通婚、通商的办法,讲是不二策略。

不过么,这件事不能太心急。

朱允熥刚推出了财神阁、学院制度,又对奴隶制进行废除,三大举措共同进行,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第四项举措,那就太乱了。

“皇上,明月公主应该不错,臣妾想跟她谈一谈,不如先留下她在宫中,您以为如何?”

“你不吃醋么?”

朱允熥捏着她的脸蛋,手指在皇后唇边轻轻滑过。

“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臣妾不吃醋,陛下富有四海,将来还会三宫六院,臣妾没必要吃醋。既然做了皇后,臣妾就应当替陛下做好贤内助。”

有这样的皇后,朱允熥是有多欣慰。

……

当晚,皇后命人将明月公主叫到了自己的寝宫。

留下她,便是和亲的前奏了。

因朱允熥下令要出兵瓦剌,所以公主脸色并不好看。

站在皇后面前,显得很不屑。

“是不是要杀我?要杀就赶快,本公主不怕死。”

皇后主动上前,拉着她的手:“陛下已经决定,纳你为妃,而且改变了进兵瓦剌的旨意。”

“哦?”

明月顿时前眼一亮:“此话当真?!为什么我不知道?!”

“你现在能留在宫里,就是陛下的旨意。本宫会教你如何伺候陛下,明天晚上,你就侍寝吧。”

实话说,明月很不喜欢朱允熥。

但她背负着国家的重任,来了就是给朱允熥当女人的。

此生,她是不可能再回到瓦剌去了。

至于将来么,命运死活,也不是她能决定的。

在父汗的众多女儿中,每一个都有着特定使命。

她的两个姐姐嫁给了鞑靼的大汗,瓦剌和鞑靼多年交战,其中一个姐姐被鞑靼大汗处于车裂之刑。

所以,她的命运也不一定好。

只是,要维持两国数年的关系,她必须如此。

“今天晚上,本宫就教你如何伺候陛下。”

“这还用教么?”

明月公主挺不屑的:“睡觉这回事,用得着教?”

几个宫女和太监忍不住偷笑。

“当然,皇宫规矩和外头不一样,虽然陛下不注重这些,但你至少得会,陛下处理国务,非常疲惫,到时候,你就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女人的作用。”

跟着,皇后在她耳边悄声说了两句话。

这话一讲,公主顿时面红耳赤:“用得着这样?皇帝真恶心。”

“不是皇帝恶心,这是宫中规矩,嬷嬷也会跟你讲的。陛下是天子,你我都是臣民,侍奉陛下,当然得处处都懂。”

次日晚上,明月就侍寝了。

但她一点都没按照规矩来,相反,十分泼辣。

险些让朱允熥没招架得住。

公主一直折腾到天明,当朱允熥是机器人了。

为此,皇后十分不悦,并不是她嫉妒,而是皇帝贵为天子,在侍寝上是有制度的,不能贪欢,不可超过规定时间,免得无法处理朝政。

朱允熥去御书房时,困倦不堪。

李进在这儿候着,他是来送钱的。

各地贪官被收缴上来的钱,已经有一大半,超过七千万两。

大多数都是强行抄家所得。

手里有钱了,很多事就可以做起来。

朱允熥打着哈欠,慢条斯理的望着奏章。

“钱不少,这帮人贪的很厉害啊。”

“陛下,遵照您的旨意,贪官不杀,但致人死命者,已经被处置了一部分。”

“给燕王传旨,让他找人去瓦剌,和谈。”

“是。”

朱允熥疑惑道:“朕下这样的旨,你就没话可说么?”

“陛下的旨意,臣遵照就是。”

唉,要是来个刘伯温这样的臣子,那朱允熥也就不那么累了。

就算是姚广孝,怕也不及刘伯温吧。

“唉?刘伯温有儿子么?”

“有,刘大人留下两子,一是刘琏、二是刘璟。刘琏在胡惟庸案前被迫害致死,刘璟才华横溢,有谋略见识,现任应天西仓主簿。”

有大才的人,怎么跑去看粮仓了。

“刘璟之才,比你怎么样?”

“臣不及也。”

“你把他带过来,朕看看。”

人才就在脚下,朱允熥居然不知道,可惜啊。

估计朱允文要是重用这人的话,就不会有急于撤藩的事情发生了。

可见朱允文不会用人。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