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小公主的小目标

这要是在推开新世界大门之前,太子跟三阿哥能有此番谨慎,康熙肯定很开心。

但是现在……

他只眉头紧皱:“说这个话之前,你们就没看看戴梓跟黄履庄两方研究的最新进展?就没想想乌那希他们几个孩子都能利用器具,制作出轻便而又好用的花镜,从中体会到科技的好处?”

三阿哥轻嗤:“奇技淫巧,微末小道而已。可适当重视,不可使其喧宾夺主,忘了学文习武的根本目的。”

太子也说大清弓马得天下,骑射才是根本。

这话就是康熙提的,具体怎么回事他能不知道吗?

而且……

听完乌那希那短短几句对科技伟力的片面介绍,他跟其余知情阿哥都热血沸腾了,哪儿受得了太子跟三阿哥这两盆凉水?

当场一定因循守旧的大帽子扣过去,让他们都好好反思反思,学着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而他?

羡慕完了太后羡慕四阿哥,也不知道属于他的专属老花或者近视镜什么时候才能到。

嗯。

乌那希兄妹几个是不知道,否则一定会明确告诉他:第一个给长辈送眼镜的人是天才, 第二个给长辈送眼镜的是人才,第三个给长辈送眼镜的是蠢才。

她们已经当了天才和人才,无意再当蠢才呢!

不过皇玛法别怕,明年万寿节,您收到的眼镜必能开一个眼镜店。

哈哈哈。

过了四阿哥的生辰没多久,乌那希的两周岁生辰也到了。

四阿哥屡屡请求想把爱女接回府上,一家子简简单单地吃顿饭,也算给孩子小小庆祝一下。

结果就毫不犹豫地被康熙给拒绝了:“那可不妥,太后都说了,千秋宴上乖乖好重孙送了她最难忘的礼物。如今乖乖好重孙生辰,她老人家也愿意自掏腰包请孩子吃顿好的。”

“你皇玛嬷一向朴素,鲜有要求,这么点小事,朕总不能反对吧?”

三言两语就把四阿哥堵了个结结实实。

可是……

您管在宁寿宫举行,邀请在京内外命妇甚至蒙古年班的王公们一起参加的超高规格生辰宴叫请孩子吃顿好的吗?

康熙眼睛都不眨一下:“各色御菜齐全,样样都是小家伙喜欢的,难道不是顿好的?”

四阿哥:……

儿子跟您苦口婆心讲正事,您跟儿子玩春秋笔法吗?儿子不信太子跟三哥急得脑门子都要冒汗,嫉妒的眼睛都要冒火星子似的,您都没瞧见!

可惜心中再多腹诽,四阿哥也不敢大大方方说出来。

只是说孩子太小,如此这般隆重怕折了她福气。

毕竟……

四阿哥忧心忡忡地道:“毕竟按着她心声所述,她原本……”

“停停停!”康熙极不耐烦地打断他:“小弘时都知道要避谶,你不知道么?不许胡说八道!我们乌那希福缘深厚着呢,才不会有任何不妥。”

“可惜她的宿慧不可广而告之,否则的话,朕定让天下知道朕的乖乖好孙女为大清做出了多少贡献,上苍又有多眷顾咱们大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想给孩子热热闹闹庆个生,都要假皇太后之名。”

四阿哥看着老皇父那一脸‘真是对不起孩子,太让孩子受委屈了’的表情陷入沉默:这,这真不能怪太子跟老三小心眼啊!

皇阿玛实在太宠乌那希了,宠到常觉亏欠。

虽然孩子确实值得,但……

四阿哥就是忍不住恐惧,生怕木秀于林。

结果话还没等说出来,就被自家皇马狠狠鄙视了一波:“宫内有朕,宫外有你,咱们爷俩前手还护不住一个小姑娘,那还想什么大清建设?”

四阿哥:……

劝说再次无果,四阿哥看着爱女的目光都有些忧心忡忡。

结果他家爱女只高高兴兴拆礼物,边拆还边嘱咐他:“屋子太小了,装不下许多礼物,阿玛再给福福建几间房呀~”

[嘿嘿,才两周岁生辰就有大几间房都装不下的财宝,这到出嫁的时候,少说不也得凑个百里红妆?]

[不行不行,这么多小钱钱,好宝贝,可不能便宜了臭男人。咱还是留在府上,前二十年靠玛法,中间二十年靠阿玛,往后余生交给亲哥,亲哥不行还有大侄子……]

[几代帝王接力宠,不比嫁人冒遇人不淑风险,生子冒母子皆亡危机的强?]

再一次的,乌那希坚定了自己做不婚富贵老公主的想法。

原就忧心忡忡的四阿哥更加头大了,不过很快,他就顾不上这些个琐碎了。

临近年关,按例,朝鲜也要入贡的。

但是今年他们的申请不但被驳回,还被宣布了诸如身为大清附属国,受大清册封、享大清赏赐。却思念前朝,沿用崇祯年号。私设大报坛,祭奠洪武皇帝朱元璋、万历皇帝朱翊钧跟明思宗朱由检。

且在李朝实录中胡编乱造,诋毁当今等诸多罪状。

令朝鲜国王李焞自缚前来谢罪,否则的话,别怪大清水军齐出让他们从属国变成属地。

别看一字之差,那差别可老大了。

国书到朝鲜的时候,李焞连年都没过消停,当即把在家休假的文武群臣都召集到王宫:“祸事来了,各位怎么看?”

被点名的大臣们也懵啊!

这好端端的,千里万里之遥,清朝国君怎么会对他们朝鲜国情况知晓的这么清楚?

而且……

那大报坛不是王您为尊周思明而特意建造的吗?

为的就是强调咱们朝鲜虽然不得已降清,当了清朝的附属国,但依旧瞧不上那些犬羊夷狄。心里还是思念壬寅倭乱时对朝鲜有再造之恩的明朝,还是神宗万历皇帝。

现在事情暴露了,您跟臣等要什么意见?

商量来,商量去,商量到最后,也只是匆匆捣毁了大报坛,删了李朝实录上的对于清朝与康熙的一些咳咳,丑化内容。

然后再上书,以误会二字做狡辩。

京城是肯定不去京城的,怕被留下,挟天子以令诸侯。

那满纸狡辩言,把康熙都给气乐了。

四十五年刚开玺,朝会头一桩就商量如何惩戒朝鲜。

朝中战和两派,吵得可激烈。

四阿哥老忙了。

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