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陈书记的大道理

“最开始有一些不理解,但是听了诸位领导情真意切的分析,我才意识到我的不足。”

“我考虑的太远了,反而没有考虑现在需要什么,这是我的问题。”

杨东‘腼腆’的开口,朝着陈国民讲述自己的想法和心理活动。

哪怕自己一直不认同,自己也必须装作认同。

自己只是一个县委书记,还没有资格和权力任性妄为,也没有决定国家该走什么样的路。

如果铼矿一直处于秘而不宣的状态,自己可以随意处置。

但现在已经摆在了阳光下面,已经放在了秤上面。

省委书记以及省委一众领导都知道了,甚至连国土资源部的领导都知道铼矿的存在。

这个时候,自己装糊涂没用,自己反对也没用。

如果自己不跟随大部队走,如果自己不跟着省委市委一条心的话,自己这个县委书记,可是有成千上万人可以做的。

多自己一个不多,少自己一个不少。

所以只能藏锋,只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骨子里的坚守就不能暴露了。

唯有等!

等自己什么时候真正的能够一言而决的时候,才能有资格提什么国家战略,国家储备,以及忧患意识。

现在?自己不过是个县委书记而已,往大了说一肩挑,往小了说不过是基层最顶端的领导而已。

还没有完全脱离基层的范围。

“真是这么想的?”

陈国民笑吟吟的看向杨东,他对杨东的这话有一些疑虑或者说不太信。

他了解杨东的脾气,这么快就认输了?这么快就改变行政观,认知观了?似乎不太像啊。

杨东叹了口气:“我忽略了经济发展这个客观事实,也忽略了我们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民生问题,也是经济发展问题。”

“我只考虑国家战略,国家安全方面,却没有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经济发展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省委,市委,都着眼于经济发展,那是因为国家也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们县委又怎么能独立于外?”

杨东继续装,继续藏,继续按照陈国民的意思来说。

适度的虚伪,是很有必要的。

什么都暴露出来,在政治上也就离死不远了。

“嗯,你能转变想法,这很不错。”

“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身为省委领导干部都有急迫性啊。”

“尤其是在吉江省做官,在东北地区做官,你要知道每增长一百亿的GDP有多难啊,这些年不缩水都不错了,若能增长,这也是我们这些党员干部的存在价值和意义了。”

“我们不是沿海省份,也不是岭南省份,更不是几大直辖市和大城市,我们只是内陆地区,东北地区的一个中部省份罢了。”

“铼矿的价值很重要,他不仅可以让你们庆和县GDP增长,更能增长灵云市乃至吉江省的GDP,以及影响力。”

“手里面守着这么大一份宝,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啊?”

“我也知道要把好东西留给子孙后代,要留给国家撑腰做底气。”

“但是,等不到那一天。”

“如果这五吨铼矿储量放在沿海省份,我又是沿海省份的书记,我自然可以挥手不去开发。”

“但我不是啊,铼矿也不在沿海啊。”

“守着这么一块肉,我们又都是饥肠辘辘的人,你说,不吃能行吗?”

“考虑问题,不光要考虑大局观,也要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好好的因地制宜想一想。”

“北方缺水,所以南水北调。”

“南方缺粮,因此北粮南运。”

“这就是地域不同导致的做法不同,行政方式的不同。”

“扬长避短,本就是各地发展的基本宗旨,我们也不例外。”

“我跟你说这么多,并非是在乎你心里不痛快,你只是个县委书记,我也没必要和你过多解释什么。”

“我在乎的是你这个年轻的小干部,是你的未来。”

“我在现在点拨你几句,适度增加你的私心,能让你考虑问题更加细致。”

“有些时候自私一些,没什么不好的。”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杨东啊,天上不会掉馅饼,因此要把握住身边能利用的一切。”

“当官要考虑的是为官一任,而不是任后十年。”

“在你任上,你就得想方设法的让老百姓过的好,让你的财政充盈,这才是身为领导该做的事情。”

“如果什么都是拖拖拖,等等等,藏藏藏,好东西都留在最后?且不知最后会便宜谁?而且真的会肉烂在锅里?”

“你能笃定你的下一任,你的下两任,就是目光长远之人?就是眼界高远之人?”

陈国民说到这里,目光凝重的盯着杨东问。

杨东为之沉默。

“你不能!”

“你好心好意的把铼矿藏起来,可万一后面几任领导随手就把铼矿卖了怎么办?你又能说什么?”

“原本自己可以依靠铼矿来提升经济,来提振民生作用,甚至充当自己的政绩,结果因为你自我束缚,反倒是便宜别人了,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傻!”

“这是愚蠢!”

陈国民接连的两声喝,让杨东明白了陈国民的意思。

不要指望后面的人有更高的素质,意思就是说不要去相信后面的人,能相信的永远只有自己。

机会把握在手里,自己不去占领,反而留给后人,这就是愚蠢。

纵然按照说的那样,国家战略,国家底气,国家安全,忧患在未来。

可是没有人能把握未来,也没有人有这么高的道德标准去衡量未来,去相信未来。

一个人连三年后的事情都决定不了,又岂能去想十年八年之后的事情?

杨东张嘴欲辩,因为他发现陈国民这番话有漏洞,有逻辑上的漏洞。

但是,又不得不承认。

陈国民的这番话,很有道理。

可自己之所以不辩,并非因为陈国民是省委书记,地位比自己高。

而是自己即便争辩,也会掉入陈国民挖好的坑里面。

杨东其实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破解陈国民的这番道理。

这句话就是,只需要国家领导有决心有意志,集中力量之下,那么个人的想法就不重要了,后任者是自私还是大公无私,都无所谓。

是眼光短浅,还是眼光长远,也都无所谓。

因为国家意志之下,个人的想法不重要。

但自己不能这么回答,也不能这么说。

陈国民只需要反问一句,那你是国家领导吗?

就可以绝杀自己。

因此,他只有沉默。

并非陈国民的道理有多好,也不是自己有多被动。

终究是自己话语权太低了…

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