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后果

火烧的不是很大,只是将一间宅院烧为了平地。

这样的火情,在马邑并不少见。

但传到李靖耳朵里的时候,味道却很不一样了。

有心腹传书于李靖,密告兵曹参军王源与功曹参军李宗方纵容家人争产,李宗方妻兄卢俊达争产不成纵火事。

李靖当时就笑了。

这属于正瞌睡就有人马上送来了枕头,不笑不成啊。

王源出身晋阳王氏,这是一个传承分外久远的姓氏,天下间能追根溯源超过它的屈指可数。

直到末尾,才多了些勉慰之词,然后再言,荐其为功曹参军之事。

这一番连敲带打,又送了果子的,直接把王源给弄蒙了。

不过功曹参军的位置,对于王源而言,诱惑却绝对不小,自诩文人的他,在兵曹这地方呆的很难受不说,功曹又是诸曹之首,要真能当上的话,就算是升官了。

又惊又喜之下,找人过来商量了一番,先就写信去了代州总管府,然后麻利的将表弟叫来,一顿训斥,让表弟老实的去军营呆着,无事不得踏入马邑城半步。

于是,雁门的回函到的分外的快。

李宗方和李靖当年差不多,还没纳过闷来,马邑功曹的职位已经莫名其妙的丢了。

当初李宗方来马邑为官的时候,李靖的兄长李端还曾给弟弟写过一封长信,信中殷殷切切,满纸说的都是兄弟之情,隐约露出来的意思,还想让李靖亲自教导一下李宗方。

当时李靖那个郁闷,就别提了。

两兄弟多年不见,难道这个哥哥还当他是当年那个,顾念兄弟情谊,不断写信让兄长离史万岁远一些的无知小儿吗?

别说收侄儿为弟子了,就算是每次看到这个侄儿,他心里都腻歪的不行。

也许对于身在京师的李端来说,这些年的日子很平稳,对弟弟也没赶尽杀绝,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但对于李靖而言,近二十年的岁月啊,多少雄心壮志,都在不断消磨,京师的繁花盛景,又多少次出现在他的梦中?

若是身在京师,给他二十年光阴,他现在可能已经能巴望一下上柱国的位置了,李氏一门,也将因他而壮大。

二十年啊,二十年,在李靖眼中,嫡亲兄长不但断绝了他在仕途上的晋升之路,也断绝了李氏崛起之机,实为家门之不幸,李端无疑便是李氏一门仰人鼻息,苟延残喘至今的罪魁祸首。

如今,也轮到他给李端写一封信了。

多年苦楚,这一刻齐齐涌上心头,不过李靖到底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如今的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绝对不会意气用事的一个年纪。

所以这封长信,和当年兄长的来信多有相似之处。

道完兄弟之情,又说自己对侄儿管教不严,以致罢官,让侄儿饱受边塞风寒,却无所得,所以无颜以对兄长,唯有将侄儿送回京师,让兄长亲自教导云云。

到了此时,马邑的风波差不多也就结束了。

当年史万岁,李端等人留在马邑的痕迹,被李靖陆陆续续清理了个干净,转头,还和晋阳王氏走近了几分,也不怕来自京师的明刀暗箭了。

李破放的一把火,却是让李靖心怀大畅,这是李破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