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人都暗暗点头,有一位还有些担忧,“李大,凶手若找不出到,恐怕不能结案啊。。。。。。”
不用李大回答,其中一位瘪了瘪嘴,道了一句,“咱们马邑别的不多,凶徒绝对不会少了。。。。。。。”
于是,几个捕头如释重负,分头散了。
这不能怪什么官场黑暗,案子还没开始查,就已经想到了怎么善后。
四个捕头,曾经捉拿的人犯,连他们自己估计都数不清有多少。
都是积年老吏,眼睛毒着呢。
他们只在凶案现场转了一圈,其实心里就都有了底。
杀人者,冷静而又张狂。
从后门进入,杀人之后,却从前门大摇大摆的离开,这样的表现,只能说明,杀人者定是个杀人如麻的老手,不会有第二种解释。
而连杀这许多人,死者死状皆都一般无二,连挣扎的痕迹都差不多少,却没有让一个人惊起拼命。
将这一屋子的人杀光之后,还施施然的在后厨清洗了一下。
几个捕头看了,心里都是隐隐发寒。
至于什么突厥细作,省省吧,不说马邑包括雁门,晋阳等地,临近突厥,受突厥影响甚深,北地豪强,哪个又与突厥没点干连?
就说大隋上下,更远的北周,西魏,东魏,不时与突厥兵戎相见,但更多的时候,却是不得不屈服于突厥威势,讨好于强盛的突厥汗国。
而当年柔然人强大的时候,南方各个诸侯,更是为娶柔然公主,而争的头破血流。
所以,突厥细作一说,才真正像个玩笑。。。。。。。。
而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的义士,李破,提着的心也渐渐放了下来。
安静了几天,便又在寒风中钻了出来。
没办法,这位义士也熬不住了,食物,柴禾渐绝,再过上几天,怕就要进入挨饿受冻的日子了。
他的消息来源不多,只能是在粥蓬这里道听途说。
他不知道,十七条人命的大案发生在这个时节,让马邑郡丞李靖多难受,也不知道,大隋皇帝杨广在这个冬天里,终于在朝堂之上,通过了征伐辽东的决议。
代州总管府随即往马邑发下文书,令马邑准备粮草,明春即调往河北。
而这只是开始,尽人皆知,皇帝喜欢做大文章。
一旦亲征高丽,马邑这样的地方,可就不是调粮那么简单了。
马邑郡丞李靖李太爷,现在自然是焦头烂额。
而李破不知道这些,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去管,他现在只想挣扎着,从流民营地中逃出来。
所谓的国家大事,与他李破没一个铜子的关系。
现在,他不用人陪了,他可以大摇大摆的走在人市上,没什么人再来打他的主意。
这都是拜命案所赐,也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人市上还有人来往,但实际上商家却已经换了一茬。
很多屋宅,都贴着郡丞府的封条。
之前人市上有头有脸的汉子,大多都在马邑大狱里蹲着呢,什么时候放出来,就要看太爷的心情了。
显然,如今太爷的心情很不好。。。。。。。
在人市上转了一圈,再也看不到横着走路的闲汉,也看不见手握短刃,斜眼瞅人的所谓刀客,所有人走路都是贴着墙根儿的。
这里战战兢兢的气氛,让李破很高兴。
人市这样的地方,若无大事发生,凭他一个两眼一抹黑的流民,是无法立足的。
现在这个样子,对于本乡本土的商家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但对于李破而言,却是形势大好。
不过,现在他还需要做一件事。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