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大势

(月票月票)

大业十二年初,宇文述病死在东都,为皇帝最后做的一件事就是把龙舟造好了。

这一年,李密这个脑后生着反骨,随身还有着九条命的家伙投靠了瓦岗军,鼓起如簧之舌,收服了不少小股的义军,又劝着被张须陀追的到处乱窜的翟让,跟张须陀正式展开了对抗。

张须陀也很上火,由于东都传来越来越严厉的诏令,他只好扔下山东,河北不顾,将全部人马都带来了河南,跟瓦岗军算是耗上了。

山东河北的义军被张须陀打的不轻,开始时那些义军首领,或死或逃,渐渐都消失在了义军队伍当中。

窦建德渐渐吞并各路义军,势力膨胀的越发快了。

然后他做的就比较靠谱了,赏赐官爵,分发田地,安抚流民,并开始努力抑制已经差不多可以说是高不可攀的物价。

但他遇到的阻碍也不是一点半点,他想让晋地大族拿出积蓄的粮食来,平抑粮价,遭到了以王氏为首的晋地大族的坚决抵制。

他想大举招募府兵,却发现粮草有点捉襟见肘。

查了查,差点点气歪他的鼻子,雁门马邑楼烦这样的边郡就不用说了,都等着救济呢。

但晋阳仓,汾阳大仓的粮食都到哪去了?

结果等到的答案是,北征高句丽。

这显然有点说不过去,这些大仓的粮食应该是堆积如山,如今却只剩下了一小半儿,难道都运去涿郡了吗?

想想也不太可能,那事情也就明摆着了,被人给分了,谁分的?这还用问吗?

李渊想来想去,却还是咽下了这口气,却在心里给这些晋地大族们记上了一笔账。

实际上,别看他整日里笑的那么温和,但他心里却有着一张黑色的名单呢。

换句话说,这人的宽和是有限度的,而且,李渊绝对算不上是一个仁厚之人,他的杀伐果断,他的种种忌讳,都被他深深掩藏在了彬彬有礼的微笑之下。

只是他一直不曾太过得势,没有发泄出来的机会罢了。

就在他烦闷异常的时候,在晋阳他交到了一个真正的朋友,晋阳宫副监裴寂。

李渊交朋友的标准,这个家伙都具备。

出身晋地大族裴氏,容貌俊伟,谈吐不俗,不羁于礼,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位没多大的野心,任职地方的时候,没多少政绩,任职京官的时候,也不怎么出彩。

换句话说,这人没多少才干,也没多大的野望,在晋阳宫副监位子上呆的很老实。

所以,有了烦心事,李渊就喜欢跟这位喝酒谈笑,过后心情就能舒畅很多,可以说,这是个不错的知心朋友。

尤其让李渊感激的是,这位和王氏不一样,对他支持力度很大。

在裴寂游说之下,晋南裴氏拿出了不少粮食,来充实晋阳大仓,也说服了一些造反的义军,来投靠李渊。

这让晋南的情势有所缓和,最让人舒心的是,裴寂在他面前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显示出了鹤立鸡群般的谦恭本质。

李渊愈发信任此人,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多年之后,这位是最喜欢提及当年功劳的一位。

可见,时移世易,人心这东西,谁也说不准。

雪中送炭的还有一位,只是这位的遭遇和裴寂就截然不同了……

(月票月票)(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