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三喜临门(二合一章节)

“嘶!今天晚上怎么这么冷,按照这个天气下去,岂不是月底就要下雪了。”

因为巫师终于成功手搓出了青霉素,所以胡彪和赵正在张家峪的化工厂,又或者说是化工作坊中,待了好一会的时间。

与巫师好好探讨了一下,这一项技术如何推广的问题。

等到巫师继续加班工作,两人从窑洞中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超过午夜十二点。

在胡彪掀开厚厚门帘走出去时,刚好是一股夜风吹了过来,让刚才尚且在温暖窑洞中的胡彪,浑身打了一个哆嗦之后。

将脖子缩进衣领之中的同时,嘴里忍不住吐槽出了开头的这样一句。

身为一本正经北方人的赵正,对于这样的天气倒是显得比较淡定:

“晋西北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上半年干旱得厉害,下半年却比起往年早冷了好些,好在天气彻底冷下来之前,战士们的冬装应该基本可以解决。”

话说!苏北独立团能够解决冬装问题。

绝对要好好感谢一下前段时间里,他们弄出来的‘飞虎’牌香烟。

一方面,得益于现代位面的先进卷烟,还有烟丝加工的工艺,让晋西北地区土产的黄烟叶在被加工一番后,生产出来的卷烟口感有了脱胎换骨一般的改变。

简单形容的话,就是抽着够劲,却不拉嗓子。

广受了客户们的好评,想来他们但凡有点条件的,只要抽了苏北独立团的‘飞虎牌’香烟后,就不想继续抽烟袋,又或者自己卷烟抽了。

另一方面,则是胡彪他们灵活的销售方式。

香烟这玩意,说白了不过是一些快速消费品而已。

所以不管是周边的晋绥军、伪军、地主和商人,只要上门进货统统不受限制。

同时,苏北独立团也不要求一定要钱进货,除了大烟这一种害人的玩意之外,其他布匹、粮食、羊皮、中药材等物资都能以货换货。

刚好在晋省地区,棉花这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挺大,乡亲们也有养羊的习惯。

所以说,‘飞虎牌’香烟才诞生没有多久,但是在胡彪刻意派人出去宣传后,至少周边几个县已经有着一定名气,很多商人表示出了浓厚兴趣。

虽然目前来进货的人和规模都不大,但也是一天比一天有着明显的增长。

换回了的一批棉花和羊皮、布匹这些,已经组织一批大娘和大姐在制作棉衣、棉鞋,还有羊皮坎肩这些。

想到了新作的棉衣和羊皮坎肩,就算比不上现代位面的羽绒服,但是也挺暖和这样一点,胡彪欣慰地点了点头。

果然!不管是哪一个年代和位面,烟酒这些东西都是暴利。

随后他紧了一紧身上的军装后,并没有在这个深夜时分回去睡觉,而是向着山谷另外一侧,数量更多的一排窑洞走了过去。

主要是苏北独立团的兵工厂,这一份他们最为重视的家底,现在还没来得及去看上一眼。

关键是巫师和超子两人,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和产量,一直都是在山谷这边加班加点,饿了吃食堂,困了直接在办公室打地铺的那一种。

所以就算这个时候,超子这个兵工厂的负责人也一定没睡,刚好找他好好聊聊……

果然不出胡彪两人的所料,等他们同样掀开了厚厚的门帘,走进了兵工厂众多窑洞的最右边一口中后。

第一时间就看着超子这小哥,此刻拿着一个刚生产好的钢盔在研究着。

在他身边脚边的位置上,已经堆了起码有数十个同款的钢盔,在不过15瓦的灯泡下,散发着黑灰色的光泽。

信手从地上拿起一个后,胡彪看了一眼就可以笃定,这种钢盔应该是托尼盔的变种。

具体上,像是一个煤斗盔一样,因为兵工厂缺乏卷边的机械,所以就没有托尼盔那样一种大翻沿。

仅仅只是通过脚踩驱动的砂轮机,将边缘的毛刺打磨掉,不至于扎伤人而已。

这一种钢盔总重量在3斤多一点样子,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戴久了也不会过于吃力。

加上了羊皮内衬之后,戴起来也挺舒服。

至于生产和装备钢盔的必要性,胡彪身为一个现代人自然相当清楚,知道这玩意别看不起眼,却是相当重要。

所以也没有计较**和我党都忽略的钢盔,为什么兵工厂要生产这么多。

甚至连为什么不生产M35,这一种二战最好钢盔的问题都没问;因为他知道问的话,超子的答案就是工艺太复杂,机器不够用,生产效率太低了一些。

所以他在取下了头盔后,问出了另一些关键的问题:

“这玩意的防御效果怎么样,靠谱不?”

超子回答道:“还行!虽然钢材的质量差了一些,但是基本能防御炮弹和手榴弹破片的杀伤,防御子弹就别想了。

就是原装的M35头盔,也别想防御住鬼子的子弹。”

点了点头,表达了对超子思路的认可后,一旁的赵正开口请求了起来:

“最近工作太忙了一些,兵工厂这边都有些日子没来了,带我们看看如今有哪些产品吧?”

超子也不推迟,带着胡彪和赵正两人,径直来到了一个算是仓库的窑洞中。

进门后,首先拿起了一把结构简单,犹如水管子一般的冲锋枪,开始介绍了起来:

“考虑到有一个乙种团的装备在路上,还有一段时间就到了;其中大都是步枪,自动和半自动武器极少,火力密度不够。

所以我们基于台儿庄的经验,制造了这一种冲锋枪。

它使用毛瑟7.63毫米口径手枪弹,虽然加了一个保险后没那容易走火了,但还是比较容易卡壳。

不过我还是建议最少制造一百支,能解决一部分我们火力不足的问题。”

一看这都要丑哭了的玩意,胡彪就知道这玩意是司登冲锋枪的仿造品。

这玩意二战期间被嫌弃得厉害,随便都能说出一堆毛病来。

不过谁叫这玩意成本低,制造简单了?以他们当前有限的设备和加工条件,有冲锋枪使用就不错了,哪里还好意思挑三拣四。

随后的时间里,超子又介绍了更多装备:

“仿造的毛瑟1932式驳壳枪,与冲锋枪一样使用毛瑟7.63毫米口径手枪弹,因为简化了生产工艺……”

“仿造**式掷弹筒,因为刚才质量的原因,它比起鬼子的重一半,使用专用杀伤流弹,最大射程也只有150米……”

“火箭筒……”

总之,当超子巴啦巴啦的一番介绍下来后,给胡彪的感觉是:

比起那些原装的型号,这些仿造的武器,在质量和效果都差了一筹,甚至是更多。

好在凑合着也能用,尤其是其中防RPG-2的火箭筒,可算是当前其他国家都没有诞生的全新装备,一旦亮相后一定能给鬼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唯一的问题,就是根据超子的说法,以上装备的月产量都太少了一点。

为此,胡彪对着超子要求了起来:“武汉会战最多在月底就会结束。

估计最迟一个多月后,鬼子就会对苏北独立团大规模用兵,兵工厂必须加大以上装备的生产速度,为战斗做好准备。

所以月底的时候,起码要提升五倍才行。”

面对这样一个要求,超子手一摊开后说道:“你干脆杀了我算了,我做不到。

不说其他的东西,光是最基本的钢材;现在我们的土高炉一天若是全力炼钢,起码能出三吨粗钢和生铁。

平定县到处都有煤铁矿资源,原料方面不成问题,这些情况都没错。

但是你知道为了弄到足够炼钢一天的原材料,需要准备多久时间吗?

平定县的铁矿,品位也就在百分之二十六七左右,也就是说炼一吨钢铁要4吨的铁矿,以及最少两吨的煤。

涉及了开采,选矿,洗煤,还有用大车运送过来,最后才能填进锅炉中炼钢铁;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消耗太多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了。

根本不是其他穿越中的一样,嘴皮子一动就能搞出来。”

“马上就是农闲了,我再给你招点人过来,尽量扩大产量吧。”胡彪闻言之后,有些底气不足了起来。

因为以上增加人手的承诺,代表着更多的钱粮和物资消耗,以苏北独立团当前寒酸的家底来说,真是愁人啊……

随后的时间里,胡彪终于和赵正离开了兵工厂。

不同的是,胡彪检查了一番今晚的岗哨后就倒头睡下,但是他在睡梦之中,都在想着哪里变出一些钱粮来。

而赵正回去之后,则是在一盏油灯下,开始写着一份准备发送回我党总部的电文。

在电文中,他首先对于胡彪和他的一众伙伴,近期的一些表现,给出了相当正面的评价。

认为他们这些人虽然江湖气息重了一些,工作态度有时会有些散漫,但也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节,在大是大非方面根本不需要怀疑。

另外他们的个人能力,比起原本估计的还要更强了太多。

不提在军事指挥方面,光是在工业发展和装备制造方面,就值得我党其他地方好好学习。

因此他建议在总部,还有根据地挑选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骨干人员,加强了必要的保密培训后。

就秘密来一趟苏北独立团,一边帮忙一边学习。

最后则是考虑到苏北独立团,接下来面临着鬼子进攻的威胁,还有在经费上的严重缺乏,申请总部支援一部分资金。

这样一份电文写完后,赵正亲自操作着电台发回了总部。

并且在不长的时间后,就得到了总部‘同意’的回复;总部在回电中表示,他们会尽快调集一批精干的军工人才,前往苏北独立团帮忙和学习。

过来的时候,这些人将会带一批黄金过来。

数量方面可能比较有限,但是请相信一点:这已经是总部近期尽最大一个努力,挤出来的一笔资金。

次日在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后,胡彪一时间感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我党在这个年头确实很穷,可是这样上下一心,就算是伟人也带头节省,勒紧裤腰带也把资金用在正事方面的风气。

光是想想,就让人心里说不出的舒服和提气啊。

在知道不久总部的支持就能到位之后,胡彪的心气也是高了起来;当即就是招募了更多的乡亲们,开始扩大张家峪兵工厂的生产规模和产量。

以及加紧团部战士们的训练,制定各种战术和方案;为一个多月后,注定与鬼子一定会爆发的大战全力准备了起来。

只是胡彪每天忙碌的同时,并不知道的是,一场大战远远比起他们预计之中,更快了好些就提前爆发了。

*******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根据从电台不断收到的情报,一切都表明武汉会战如同历史上一样发展了起来。

10月21日,面对着出现在羊城郊区的鬼子大军前锋部队,余汉谋几乎立刻下令麾下的守军立刻撤退。

当日下午鬼子杀进了羊城,中华当前最为重要的一处港口沦陷。

23日,光头校长决定弃守武汉。

幸运的是,得益于魔都和金陵撤两地的糟糕经验,这一次撤退对比起来的话,就有序了太多。

工厂、市民等早就有序撤离走了,剩下的断后部队也安排得比较合理。

据说在25日在凌晨4点,鬼子都马上要打到了汉口机场的时候,光头校长才是带着媳妇坐飞机撤离。

如果真是这样,这关头也算是爷们了一次。

26日,鬼子占领的武汉三镇的武昌和汉口。

27日,最后的汉阳也被鬼子占据。

至此,这一场前后持续了四个多月时间,**伤亡40万余人,鬼子伤亡10万到20万人的大会战,在无数国人的叹息声和失望中就此结束了。

只是对比起来的话,胡彪此刻不仅是没有叹息,反而是心中美滋滋的了。

理由很简单:今天苏北独立团算是三喜临门。

其中第一喜,是上午十点出头的时候,自家的安妮妹子到了。

因为一些突发情况,这个原本在中秋节过后,就准备前来根据地看看的参谋长,不得不推迟了过来的时间。

好在处理完了那些突发情况后,安妮今天终于抵达了张家峪。

与她一起抵达的除了一些机械、人员、材料之外,关键是还有13头大肥猪,都是她提前委托军统在半路采购好的。

一水都是养得肥头大耳,一看肥肉就能有三个指头厚的那一种。

其中一头老母猪更是成精了一样,个头看起都有些吓人了,天知道已经被养了多少年。

当骑着一头骡子,出张家峪好几里迎接的米娜,看到了久违的表姐后,立刻就在嘴里欢呼了起来。

等到看到了13头肥嘟嘟的大肥猪,更是高兴地跳了起来,嘴里流出了不争气的口水。

什么?母猪肉太硬不好吃。

没关系!米娜觉得自己牙口那是前所未有的好。

第二喜,中午十二点还差几分钟的时候,我党秘密派遣的一批精干人员抵达。

除了少量的保卫人员,技术方面的人员一共有着47人;别看这些人的数量倒是不多,有一个算一个可全部都是我党,在军工技术方面精英人才。

里面有着大学生5人,高中生26人,初中生16人,并且都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还有相当不错的动手能力。

等于是到了张家峪之后,立刻就能投入工作中去。

只要稍微培训一下,就能成为各方面的骨干力量,不知道能帮了巫师和超子两人多大的忙。

另外在见面之后,一个带队的同志带着无比郑重的情绪,将两个沉甸甸的箱子亲手交到了胡彪手里。

打开之后胡彪感觉眼前一片金光闪闪,因为其中满满当当的全是大小金条。

第三喜,在下午三点左右的时候,军械部发放的那一批武器装备,在晋绥军一个连的护送之下。

辗转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抵达了张家峪这里。

在接过装备的清单时,胡彪的心情那是极好。

只见上面写着:七九式步枪,也就是汉阳造步枪一共756支,仿造捷克式轻机枪12挺,马克沁重机枪两挺,手枪51支。

各种口径子弹一共六万发,木柄手榴弹2000个。

哪怕按照**编制中,一个正常的乙种团来说,以上的装备数量依然有些不足,更缺乏了关键的两门60毫米迫击炮。

不过架不住这玩意不要钱啊!就不要过于挑剔了。

在撕开了封条,打开了一个装着武器的木头箱子后。

看着里面的一箱子步枪,就算不是什么刚出厂的新枪,但也能有着七八成新,完全不影响使用。

并且随着装备一起到来的,还有算是一共半年时间的军费,一共30万的法币之后,胡彪还是相当满意的。

当前的法币还没有严重贬值,这一笔钱还是有着相当不错的购买力。

前一天的时候,胡彪还感觉手头紧巴巴,这日子没法过下去了;一天过后,忽然之间有钱、有人、有武器装备,甚至自家女朋友都来了。

哪怕以他和安妮发展的程度,顶天也就是私底下抱着啃上两口,依然是心中美滋滋的利害,根本顾不上武汉会战失败的事情。

毕竟他就算担心,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可三喜临门的胡彪,这货根本不知道这样一点:

在昨天晚上,山本一木就带着手下所有的特种部队,在武装到了牙齿的情况下,秘密抵达了平定县城。

为了不暴露踪迹,他们甚至都没有入城。

稍稍休息了半个晚上就藏好了汽车,根据地图向着张家峪悄悄摸了过来;一路上遇到的百姓,都被他们全部灭口了……

抗战从淞沪开始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