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
前排的空军特级飞行员李宏大校率先接过话筒,飞行靴在地面轻轻叩击,金属话筒架随着他的动作发出细微震颤:“吴总,空战是毫秒级的博弈,飞行员需要在数秒内完成数百个操作,这套系统如何确保神经信号传输的低延迟?
特别是在高过载机动时,人体会出现黑视、红视等生理反应,这对神经信号的稳定性影响巨大。”
吴浩微微颔首,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滑动,大屏幕瞬间切换成第六代战机驾驶舱的全息投影。
红色数据流如血管般在操纵杆、脚踏板与头盔显示器间穿梭,勾勒出一套精密的神经传导网络,然后冲着众人说道:“这正是我们针对空军特性的核心优化。
在头盔显示器内部,我们嵌入了量子级神经接口,采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纳米导线,将信号传输延迟控制在1毫秒以内,几乎等同于人类神经传导的极限速度。”
他调出一段模拟空战视频,战机在虚拟云层中做出连续滚筒机动,然后说道:“以经典的‘眼镜蛇机动’为例,传统操作需要飞行员手部肌肉收缩,通过机械连杆传递至飞控系统,整个过程耗时约120毫秒。
而搭载人机融合系统的战机,能直接将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转化为飞控指令,响应速度提升至人类极限的3倍,使机动动作更具突然性和攻击性。”
见众人凝神倾听,吴浩继续深入道:“针对高过载环境下的生理干扰,我们在飞行服内衬布置了3200个微型电极。
当系统检测到飞行员出现黑视倾向时,这些电极会立即释放特定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视神经与颈动脉窦,在0.5秒内恢复脑部供血。
同时,头盔内置的脑电波监测系统会实时调整神经信号的滤波算法,确保关键指令不受生理波动影响。
在与空军联合进行的离心机测试中,装备该系统的飞行员在9G过载下,仍能稳定操控战机完成规避动作。”
李宏握着话筒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底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道:“1毫秒的延迟?这几乎突破了物理传输的极限!
而且在9G过载下还能精准操控.
吴总,如此颠覆性的技术,真的已经通过实际验证了吗?”
他身后的空军军官们纷纷前倾身体,会场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仿佛所有人都在屏息等待答案。
前排白发苍苍的航空动力学专家扶了扶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冲着吴浩提问道:“从理论上来说,超导纳米导线在强磁场和极端温度下极易出现量子退相干现象,你们是如何解决信号衰减问题的?”
话音未落,后排某飞行员直接站了起来,接过话筒说道:“如果这套系统真能让飞行员在9G过载时保持操作精度,那将彻底改写空战规则!所以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测试数据?”
这个时候,参加这次交流活动的空军领导,接过话筒咳了两声,会场内瞬间安静下来。
他看着吴浩说道:“吴总,刚才提到的微型电极刺激技术,是否会对飞行员的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损伤?
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战,还需要经过哪些验证环节?”
面对接连抛出的质疑,吴浩却显得胸有成竹。
他轻点平板,大屏幕上弹出一长串加密数据报告,红色印章在末尾闪烁着权威的光泽,然后微笑着说道:“各位请看,这是空军装备研究院出具的《人机融合系统性能验证报告》。
为了确保技术可靠性,我们在西北试验基地进行了超过一年的模拟飞行测试,累计采集数据超过3PB。”
他调出一段离心机测试的相关视频片段,画面中身着特制飞行服的飞行员被固定在旋转舱内,随着过载值不断攀升至9G,其面部肌肉因血液倒流而扭曲变形,但头盔显示器上的操作指令依然准确无误地传输到模拟战机。“请注意仪表盘上的时间戳,”
吴浩用激光笔圈出数据,然后说道:“在持续30秒的9G过载期间,系统响应延迟始终稳定在0.8-1.2毫秒之间,指令准确率高达99.7%。”
“至于信号衰减问题,”吴浩切换到材料结构图,电路的截面在放大百万倍后如同蜂巢,说道:“我们采用了微型集成电路印刷技术的冗余编码技术,直接将电路印刷到相关基材上面,这样不但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呢,还实现了微型化,集成化,从而大幅度提升飞行员穿戴的舒适性。
他调出电磁环境测试画面,战机模型在强电磁干扰下依然保持稳定通信,然后说道:“在我们模拟的强电磁环境下,依然可以保持稳定运行。”
听到吴浩的话,会场内先是陷入了短暂的安静,紧接着就沸腾起来。大家都没有想到,吴浩居然接二连三的抛出一连串的黑科技,让众人目不暇接,有些难以消化。
吴浩自然将台下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脸上露出了微笑。
台下的李宏呢,眼中的震惊逐渐转为兴奋:“如果这项技术能大规模列装,我们的飞行员将真正实现‘意念操控战机’!
只不过,如此复杂的系统,不知道后勤维护难度如何?”
听到李宏的问题,在场众人也都微微点头。的确,越精密的技术产品,越先进的武器装备越容易出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尖端武器装备或者科研装备中,所使用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甚至可能落后尖端技术十几年几十年。
就那全世界各国的蘑菇弹来说,普遍采用的技术都是六七十年代的技术,虽然后续进行了相关升级改造,但其内部的机械结构,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仍然落后当前二三十年甚至更久。
这些难道军方和科研单位不清楚吗,不是的,他们自然清楚。只不过,像这些终极武器,所考虑的并非是性能,而是稳定性和可靠性。
虽然这些技术器件落后当前先进水平几十年,但贵在可靠,贵在稳定这就够了。
由此可以看到,军方在挑选一款武器装备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并非是其性能,而是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所以当听到吴浩这一番介绍,就不由的让人产生了这方面的忧虑。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