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带领大唐走向盛世的李隆基!

大唐

“这李隆基比李治还要像孤…………!”

“对于我大唐来说,这手足相残的命运难道真的无法改变了吗?”

“李承乾和李泰是这样!这李隆基也是这样!”

李世民他看着李隆基下达赐死太平公主的命令时,表情变的复杂难以形容!

其中有着不忍,欣慰,回忆,甚至还有着些许的后悔。

在李世民看来,这天幕中的李隆基与自己有些许的相似,特别是在称帝后的样子!

若让李世民在李治和李隆基中选一人当大唐继承人的话,眼前的李世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李隆基!

因为李隆基太像自己的了!这跟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自己简直是一模一样!

如果当时自己不发动玄武门之变,那李建成和李元吉就率领人来杀自己了!

可这也正是李世民感到不忍和无奈的一样!

李世民他不希望大唐再发生手足相残的事情了,这种事情就到他一人为止就行了!

可眼前的天幕内容告诉李世民。

未来大唐仍然在采用玄武门继承**,打的就是自己人!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只能暂时将其抛之脑后!

将自己的目光重新看向天幕内容,其中的一句话吸引了李世民注意力?

“天子之孝,异于匹夫!”

原本困惑在李世民身上的问题,用这句话似乎能完美解答!

身为天子要孝的是天下百姓,只要自己让王朝兴盛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了!

那区区私德又算什么?所谓玄武门之变又怎么配当自己的人生污点!

…………

秦国

“扶苏,若你是这天幕上的李隆基,你会如何对待这太平公主?”

“是选择杀了对方,还是饶对方一命!”

赢政他看着天幕上李隆基的做法。

内心突然来了兴致,想要拿天幕中李隆基面临的这个问题,考一下一旁的扶苏!

在刚刚赢政就派人把扶苏带了过来,让他站在自己的身旁。

幼年扶苏在听到自家父王的问话,思索片刻就用稚嫩的声音进行回答。

“回禀父王,儿臣会选择饶太平公主一命,”

“上天有好生之德!儿臣选择将太平公主圈禁于一地,终生不可外出一步,让太平公主安度晚年直到老死为止!”

“将太平公主圈禁一生?”

“扶苏你还是软了一些,这太平公主活着就是对你皇位的隐患啊!”

听到扶苏给出的这个回答后,赢政还是不太满意的摇了摇头!

在扶苏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

赢政内心其实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回答,那就是扶苏选择放了太平公主,令其放虎归山!

如果扶苏真的这么回答了,赢政就要开始考虑扶苏适不适合当未来秦国的王,自己是不是要换一个继承人了!

而眼前扶苏这个将太平公主圈禁一生的答案,虽然说得过去,但赢政他还是不太满意!

在赢政看来,这回答有一丝所谓儒家仁义的味道!

与其圈禁他人一生,还不如杀了对方给其一个干净利落得了!

又何必假仁假义的折磨对方下半辈子!

再说了,选择圈禁对方就等于留着一丝隐患!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万一这太平公主逃出生天了?

当初吴王夫差要是选择杀了勾践,那哪里还有后面的那些事情?

赢政他之所以会对扶苏感到不满,就是因为对方身上的那一丝儒家仁义气息!

与其扶苏身上的仁义,赢政更喜欢做事心狠手辣,果断不犹豫的李隆基!

大秦不需要优柔寡断的皇帝!

赢政他之所以把扶苏叫过来,就是希望用这天幕中历朝历代之人的例子,改掉扶苏身上的毛病!

如果这天幕内容还不行的。

赢政就准备把扶苏发配到边境去,让他去军营里改这个臭毛病!!!

…………………………………………………………………

【在除掉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后,李隆基他总算是成为了真正的大唐皇帝!】

【李隆基看着政变后支离破碎的大唐朝堂,此刻的他迫切需要将朝堂官员大换血一通,特别是需要一个能将大唐送上巅峰的新宰相!】

【确定了自己要换新宰相后,李隆基就就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名叫做姚崇的大臣!】

【为了获得这位大臣的帮助,李隆基还答应了他的“十事要政”,这样才让对方成为了大唐的宰相!】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隆基基本上都按照姚崇提出的十事要事执行,恪守自己对姚崇的承诺!】

【开元初年蝗灾泛滥,李隆基他就全力支持灭蝗虫,在李隆基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等国家渐入正轨后,李隆基要以法治国,于是他换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为宰相!当时朝堂风气,官员直言上谏、不恕私恩、严于律己!】

【李隆基他在十年的时间里用了数位宰相,可每一位都是治国能臣,堪称名臣般的存在!】

【在数位宰相的辅佐之下,李隆基成功将大唐变成了一个开元盛世,政通人和,无所不往!】

…………

北宋

“唐代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他人莫得比焉!”

“李隆基手中竟然能出现这么多贤相,这应该说他运气好,还是他有识人之明!”

“可李隆基若有识人之明的话,又岂会看不清一安禄山?”

熟读历朝历代历史的司马光,又岂会不知姚崇和宋璟二人?

在司马光的心中,唐朝的贤相要数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为最优!

其他宰相在这四个人的面前,连比拼一下的资格也没有!

在司马光看来,他要是有这四人那样的能力,名垂青史岂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一般的皇帝有其中一位宰相的辅佐,成为明君就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事情了!

如果能够获得其中两位的辅佐,那圣君的评价也有机会去争一下!

如果能够获得四位的辅佐,那就是千古一帝打底底存在了!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