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魏宗的激动,主心骨即将归来

“知府大人要回来了。”

魏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天知道这将近一年,他是怎么过来的。

简直是提心吊胆!

王守敬离开这么久,宁波府十有**会变天。

这可是香饽饽,多少人盯着呢。

毫不夸张地说,宁波府的税收,将赶上盐铁专政所带来的利益。

江淮盐商垄断了市场,都没有宁波府挣钱快。

朝廷百官,谁不想到宁波府任职?

哪怕出身内阁的杨士奇,都怦然心动。

所幸魏宗稳扎稳打,根据王守敬的指示,一步步守住了家业。

这份功绩,可谓是实打实的,一点也不含糊。

“孔庙的建设,如何了?”魏宗忽然询问道。

在搞经济、税收方面,没有人能够超越王守敬。

他建立的体系,已经趋于完善了。

唯独文教一事,没有立即提升上来。

这不是耗费一年两年时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此前宁波府邀请新科状元曾棨讲学、授课,引发了一场学习狂潮。

各地的学舍,都补充了足够的生源。

官府的补贴,也从未停止。

这一次,魏宗决定从孔庙入手,继续推行文教。

“回大人,已经快竣工了。”屠子真正色道。

“很好。”

魏宗兴致勃勃地邀请杨士奇前去参观,杨士奇欣然应允。

“宁波府经济繁荣,为朝廷提供了大量的赋税。”

“只可惜百姓越来越浮躁,不为一日三餐奔波了,反倒是琢磨起名利。”

“魏大人推行文教,可谓是拨乱反正啊!”

杨士奇感触最深。

这段时间,他也参与到了宁波府的管理中。

当然,他更多地是作为“参谋”“师爷”,负责出谋划策。

他一步步见证了宁波府的强大,也感悟到了王守敬的智慧。

环环相扣,细得令人发指。

杨士奇很聪明,被选拔入内阁,他当然学过很多驭民之术。

他起初最担心的是,百姓富裕起来了,不愁吃不愁穿,会不会生乱?

饭饱思淫欲。

这是人性。

但宁波府很好地解决了麻烦。

土地改造规划,就是给百姓赋能。

他们为了**拼命工作,根本停不下来。

以前农闲,百姓还能待在家里,炒两碟小菜,喝一口美酒。

而今就跟陀螺一样,转个不停。

哪有心思想其他事情?

杨士奇不得不称赞一句“高明”!

“这都是杨阁老领导有方。”魏宗谦逊道。

一行人踏进庄严、肃穆的孔庙,眼前豁然开朗。

正门为棂星门,棂星也是文星之一。

入内后,途径半圆形的泮池,上有泮桥三座。

按照古制,唯有考中秀才者、有资格进入诸侯之学者,才能经泮桥,入拜孔子。

杨士奇和魏宗闲庭信步地经过,坦坦荡荡。

后经大成殿、明伦堂,处处透着华贵、气派。

魏宗是真的舍得花钱啊!

不得不说,宁波府市舶司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泉州、广州能否超越宁波府,仍未可知。

但杨士奇可以肯定地说,机会渺茫!

因为宁波府只是借了市舶司的势,真正的改变宁波府的,是知府王守敬。

泉州、广州,如何吸纳这么多富商?

只有王守敬,有这样的号召力。

“宁波府的繁荣,还在于土地改造。”杨士奇思绪翻涌。

没有土地、宅邸绑定这么多资金、劳动力,很难进行初步地发展。

接下来,魏宗又介绍了射圃、观德亭、仪门、泮宫门、广讲堂等地。

他眉飞色舞,很是欣赏这样的杰作。

杨士奇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提醒道:

“别看志恒家财万贯,但他一向节俭,无论做什么事,都有很强的目的。”

说到此处,杨士奇瞥了魏宗一眼,后者精神一振,很显然领悟了不少。

孔庙。

似乎真的有些华而不实了。

“请杨阁老教我!”魏宗殷切道。

“既是孔庙,怎么能没有读书声?”

“可安排出一些客舍,免费提供给寒门子弟就学。”

“当然,他们平日里也需要维护孔庙。”

杨士奇提供了靠谱的解决办法,魏宗深深地一拜,学到了不少。

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收取所谓的“门票”。

但这是孔庙,未免有些有辱斯文了。

“志恒啊。”

“未必真的倾心于儒。”

杨士奇敏锐地察觉到了,通过平时的交流,他有所领悟。

只不过他很识趣,没有表达出来。

大明读书人,怎么会逆儒?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