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那些有钱人家的太太奶奶,据说经常一觉睡到半下午,醒来就打发佣人去凯司令买蛋糕和咖啡。
吃完喝完,染上一身香草奶油的香气,再起来梳妆打扮,等天黑又去打牌、跳舞、喝酒,日复一日。
说实话,看完吴凡送来的那封信,连耀的脑子里想象了一下姜芙的样子,大概就是上面那种形象。
只是没想到,她本人和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二人走出小院,连耀随手把院门带上,也没锁。
看到姜芙一步三回头,他觉得好笑:“这里是军营驻地,谁敢小偷小摸,不要命了?”
不光是他,家家户户都不锁。
有些人平时串门,还知道先在门口喊一嗓子,问问在家不,忙啥呢?
有些不讲究的,甚至直接就往里进,跟走城门楼子似的。
反正用他们的话就是,咱也没啥避人的事儿!
而且大家都穷,是真穷,精穷精穷!
不过,考虑到她带来的两口皮箱,以姜父的性格,不可能不给女儿带上一些傍身之物。
连耀又说道:“我那儿有锁,回去装你那屋的门上。”
看他似乎误会了,姜芙摇摇头:“我不是怕偷。”
她往远处眺望几眼。
那里有一片连绵的山脉,因为已经是开春时节,所以山上也开始萌发出了星星点点的绿意。
如果单纯只看自然环境,有山、有河、有海,有林,那真是再美不过。
但其实这也暗藏着危险啊!
“人都不好过,山上的动物肯定也难过,我就怕哪天什么熊瞎子、野猪、傻狍子之类的都冲下来找吃的,它们可不管这是团长家还是营长家,碰上哪家去哪家。”
姜芙指了指那一人高的木门,故意说了个笑话。
原着里不就写过,说野猪下山祸祸,连耀带着他手里的兵上山,一口气打了六头,整个驻地都开了荤。
连耀还真的怔了怔:“那确实有可能。”
等吃了饭,他得想想办法。
另外,得赶紧跟其他人说一声,尤其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必须小心提防野猪下山。
再不济也得把院门拾掇拾掇,关键时刻能顶上木棍,别整天大敞四开的,万一溜进去活物,搞不好真要吓一跳。
连耀之所以想这么多,是因为他认识好几家家里有孩子的,尤其男孩多,一个个皮痒手欠,平时出来进去,都恨不得用脚开门关门。
远的不说,就孙团长家的院门,早就半掉不掉,跟个摆设似的。
心里想着事,脚下不停,食堂很快到了。
哪怕姜芙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等她亲眼看见里面的样子,还是顿时就……也没那么饿了。
一个老太太带着几个妇女正在蒸馒头。
当然不可能是白馒头,反而黑黄黑黄的,还混着大量的麦麸,应该是掺了苞米面和地瓜面。
现在早就过了午饭时间,离晚饭时间还早,所以食堂里没什么吃饭的人。
至于桌椅,餐盘,消毒柜,你想多了,根本没有。
土碗倒是有那么两摞。
姜芙注意到,碗里先放菜,最后上面压上两个大馒头,正正好!
荤素暂且不论,关键是碗也没洗啊!
她清清楚楚地看见,老太太给连耀打菜的时候,碗底还有浅浅一口汤水!
没等姜芙开口,大勺子一抖!
老太太一只手端着碗,半截大拇指还浸在碗里呐!
“哕——”
姜芙真的撑不下去了,扭头呕了一声。
老太太动作一顿,翻起眼皮,浑浊的老眼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
咦,竟是个生面孔!
她年纪大了,眼花得厉害,之前甚至没注意到!
“刘大娘,这是我爱人,她今天刚到,坐了半天车,晕得厉害,差一点吐我车上!你说多有意思,我当年第一次坐车,贼稀罕,都顾不上晕车!”
连耀飞快地接过碗,自己往上摆了俩馒头,状似说笑地和刘大娘扯起闲话。
闻言,刘大娘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是晕车啊,那怪不得。
从小就坐车的姜芙在心头默念:“啊对对对,我晕车。”
只见刘大娘咧嘴一笑,露出因为常年抽旱烟而黄黄的一口牙:“那就是咧,俺老婆子也坐不惯那玩意儿,坐了两回,且要了我的老命了!”
说罢,刘大娘转身去旁边,手起刀落,指间就多了几片切得薄薄的生姜片。
“闺女,含着别咽下去,等含到没啥味儿了,你再嚼了吃。”
她这一次是冲着姜芙说的。
姜芙正为自己刚才的行为感到无比后悔,但她已经努力地忍了,实在是没忍住而已。
她赶紧伸手去拿,不可避免地又看见刘大娘那藏了泥的指甲,心头一颤。
刘大娘却没打算放她手里,反而示意姜芙张嘴。
于是,姜芙带着无比纠结的心情,张大了嘴。
刘大娘把生姜片丢到了她嘴里,还顺手把手上沾的汁水抹在姜芙的太阳穴上。
得,真是一点儿没白瞎!
“谢谢刘大娘。”
辛辣的味道一下子充斥整个口腔,太阳穴也跟着凉飕飕的,姜芙用舌头压着生姜片,含含糊糊地说道。
“这是我们师长的老娘,她老人家闲不住,主动要求来给大家做饭。”
连耀一边介绍着,一边去旁边挑了一个他觉得最干净的土碗,少盛了一些菜,拿了一个馒头。
别看吃饭不要钱,但大家都是吃多少拿多少,吃完了再拿,更没有连吃带拿的。
在这个时代,浪费粮食就是实打实的犯罪。
所以,连耀估计了一下姜芙的饭量,只拿了这么多。
刘大娘本想再打听两句,奈何晚上要吃的馒头还没蒸好,吃饭是大事,她只好干活去了。
“走,去外面。”
连耀端着两个碗,腋下夹着两双筷子,带姜芙往外走。
等她拿走自己那一份,他习惯性地往下一蹲,开始往嘴里扒拉菜。
扒拉几口,再狠狠地咬上一大口馒头,用力嚼起来。
姜芙看了看手里的碗筷。
这饭好像也不是非吃不可……啊?
在东北,不光冬天难熬,春天其实也很难熬。
这时候的南方,最起码已经能吃上野菜了,春水升涨,绿柳拂堤。
但安东这里至少还得等上小一个月,才能在山里看到小根蒜,至于婆婆丁,那就更靠后了。
青黄不接。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