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三章 无锋往事

正所谓论功行赏,刀无锋虽是关键环节,但是若没高老将军、周长海、周卫极等人的指挥调度,此役不可成。刀无锋有如此“丰厚”的赏赐,想必周卫极、知县周长海等人的赏赐更是轻不了的。

周卫极笑着点头,却卖起官司,不提他自己,“嗯。无锋能有此赏赐,也多亏高老将军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几番提到无锋的神射乃是能擒拿众贼的关键。”

镇守沙门岛的老将高怀德对刀无锋充满感激和赏识,听闻他的遭遇和身世后更是感慨不已,不忍如此人才埋没才在奏折中多番美意。若非刀无锋几番恳切推辞,以高老将军的本意是要留他在军中效力的。

“周知县的封赏也是极为丰厚,也多是金银财帛。听闻圣上对周知县此番指挥调度之功极为赞赏,几次在朝堂之上言他不愧为状元之才,胸怀韬略,当为大周官员之表率。明年便到了我朝官员三年考课之期,以此番功劳想必周大人调入京中为官不是难事。”周长海本就是状元郎出身,虽性子温吞了些但为官清明并无大错,此番能擒拿众贼他也是大大的功臣,加之周长海的妻子周氏之父在京中任要职,周氏提前写信与父亲打好了招呼。周长海的功劳再加上周父的美言,周长海的仕途自然是如登云梯,所以最近他心情极好,处理公事也越发勤勉。

刀无锋锤了周卫极一拳头,“哪个关心他们,你呢?”

周卫极嘿嘿一笑,“至于我么,官升四品。由正九品仁勇校尉升为正八品上宣节校尉,赏百金。”

大周武官共分三十一个品级,最低乃为从九品,其上是从九品上、正九品、正九品上,以此类推。他与周卫极一般,也是从战场上几经生死过来的,举手抬足、凝眉抬眼之间戾气难消,给他更添几分冷硬,是以他不说话时胆小的男子都不敢理他,更逞论年纪轻轻的女娃子了。

周卫极看看他的刀疤,忍不住问道,“无锋,我一直没有问过你这伤是如何来的,想必是你自己弄伤的吧?”

刀无锋一愣,点点头。这刀疤的确是他自己用刀划得,划伤之后更刻意不上刀伤药所以才会如此扎眼。

提到此事,三人沉默下来。周卫极和苏永珅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

刀无锋握紧茶杯,陷入回忆里。

刀无锋的母亲是家中独女,他的母亲入赘到赵家的,但他是契丹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只是父亲很少提起他自己之前的事情,所以赵家人知之甚少。

因为地处边关,大周人与契丹族人、金族人和蒙古族人通婚并不少见,这在当地也不算什么稀奇事。

无锋的父亲自入赘赵家,耕种放牧,孝顺父母,夫妻恩爱,有了无锋后对他也是喜爱不已。

童年在刀无锋记忆力,都是快乐,直到父亲突然失踪。

想到父亲抛弃年幼的他和柔弱的母亲一去不回,连只言片语都没有留下。当时无锋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是父亲支撑着整个家。父亲失踪后也就是天塌了,母亲以为父亲出事,发了疯地到处找,多日之后才听说有人看见契丹族人来寻他的父亲,父亲跟着这些人的事情。

母亲为此几番大哭,要带着刀无锋去寻他。

由于家中并不富裕,母亲凑足了盘缠租马车带着刀无锋去了几次却打听不到任何消息,只得带着他回乡,那时已九岁的刀无锋也随着母亲遍尝人间心酸。

为母则强。母亲虽柔弱,为了儿子她忍住伤痛撑起家门,刀无锋也一夜之间长大,帮着母亲干活。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墙倒众人推。母子俩在当地没有亲戚帮助,几户平日看着还好的村里人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说是他的母亲不守妇道才会被父亲抛弃。

更有人散播谣言,说他赵无锋根本就不是他父亲的儿子,是野种,所以他父亲走时将他留给了母亲……

刀无锋为此没少跟人打架,从开始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到后来没人敢再当着他的面说他们母子的坏话,这期间挨了多少拳脚、他母亲又留了多少眼泪,刀无锋每想起来就恨父亲恨得咬牙切齿。

儿时父亲待他有多爱,他后来的恨就有多深!

战事起时,兵家征兵且给的银子不少,还说立了战功封赏更厚,刀无锋为此便应募参军。从小摔打出来的身子骨和好斗的性子使他在军营中混的还不错,后来与周卫极结识,混在一处。在与契丹和蒙古人的战斗中表现突出,渐渐有了一些名声,在当地也算是一号人物,众人待母亲也尊敬起来。

那些欺负过他们母子的人,此时也后怕起来。

文外之言:祝大家2016开心快乐。(未完待续。)

穿越之寡妇丫鬟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