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朱允炆:住就让他们闹吧…

九江告急的文书,像雪片一样飞进京城。

每一封都触目惊心,让人心惊胆战。

内阁衙门。

气氛凝重,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夏恕端坐在首位,脸色阴沉。

他环视一周,目光在六部尚书、侍郎身上一一扫过。

“九江的乱局,诸位都清楚了吧?”

他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

“流民闹事,作坊停工,这简直是无法无天!”

“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

六部官员噤若寒蝉,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夏恕是李善长一手提拔起来的,现在李善长倒了,他就是李善长在朝中的代言人。

谁敢得罪他?

“夏大人,您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您的。”

兵部尚书率先表态。

“对,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夏恕满意地点了点头。

“好!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咱们就议一议,具体如何处置。”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依我之见,凡是参与闹事的流民,一律抓起来,遣返原籍!”

“那些带头闹事的,直接砍头!”

“还有那些作坊主,也要严加管束,让他们知道,朝廷的规矩,不容破坏!”

他一番话说完,整个内阁衙门,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他的狠辣手段,给震慑住了。

“夏大人,这……会不会太严厉了?”

户部侍郎小心翼翼地问道。

“严厉?”

夏恕冷笑一声。

“对付这些刁民,就得用雷霆手段!”

“不然,他们还以为朝廷好欺负呢!”

他挥了挥手,不容置疑地说道:

“就这么定了!你们立刻起草文书,发往九江!”

“是!”

六部官员不敢再有异议,连忙领命而去。

夏恕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他拿起一叠厚厚的奏报,起身向淮王府走去。

这些奏报,都是从九江发来的。

上面详细记录了流民闹事的情况,以及王国生的处置措施。

他要把这些,都告诉淮王朱允炆,准备把朱允炆也卷进来,到时候就闹成了大事了。

……

淮王府。

朱允炆正在书房里,与刘三吾、方孝孺等人议事。

“殿下,九江的乱局,您怎么看?”

刘三吾问道。

朱允炆眉头紧锁,面露忧色。

“这些流民,真是胆大包天!”

“竟然敢聚众闹事,破坏朝廷的产业!”

方孝孺点了点头。

“殿下,依臣之见,此事必须严惩!”

“否则,难以震慑宵小,维护朝廷的威严!”

朱允炆叹了口气。

“严惩……谈何容易啊。”

“这些流民,都是从江北逃难过来的。”

“他们无家可归,无依无靠,已经是走投无路了。”

“如果再对他们严加惩处,恐怕会激起更大的民变。”

刘三吾和方孝孺对视一眼,都沉默了。

他们也知道,朱允炆说得有道理。

但是,如果不严惩,又该如何向朝廷交代呢?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走了进来。

“殿下,夏大人求见。”

侍卫禀报道。

“夏恕?”

朱允炆一愣。

“他来做什么?”

“让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夏恕走了进来。

他向朱允炆行了一礼,然后将手中的奏报,呈了上去。

“殿下,这是九江的最新情况。”

夏恕说道。

“流民闹事,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下官已经与六部商议,决定严惩这些流民,以儆效尤。”

朱允炆接过奏报,仔细看了起来。

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夏大人,你打算怎么处置?”

他问道。

夏恕躬身回答:

“回殿下,下官打算将所有参与闹事的流民,全部抓起来,遣返原籍!”

“那些带头闹事的,直接砍头!”

“还有那些作坊主,也要严加管束,让他们知道,朝廷的规矩,不容破坏!”

朱允炆听了,眉头皱得更紧了。

“夏大人,这样做,会不会太严厉了?”

他问道。

“殿下,非常时期,当用非常手段!”

夏恕说道。

“这些流民,如果不严加惩处,恐怕会更加肆无忌惮。”

“到时候,局面就更难控制了。”

朱允炆沉默了。

他知道,夏恕说得有道理。

但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安。

“殿下,自来尊卑有序,不可乱了规矩。”

朱允炆突然说道。

“既然夏大人已经有了章程,那就照此办理吧。”

“是!”

夏恕大喜,连忙领命而去。

刘三吾和方孝孺看着朱允炆,欲言又止。

他们觉得,朱允炆这样做,似乎有些不妥。

但是,朱允炆已经做了决定,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

……

奉天殿。

老朱端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密报。

这是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从九江发来的。

上面详细汇报了九江的乱局,以及流民闹事的情况。

老朱看完密报,脸色阴沉。

“老四,果然是你!”

他冷笑一声。

“想用流民来搞事?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他早就猜到,九江的乱局,与燕王朱棣脱不了干系。

但是,他没有证据。

而且,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与朱棣撕破脸皮。

他想看看,朱允炆和朱允熥,会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来人!”

老朱喊道。

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皇上,有何吩咐?”

太监问道。

“传旨给锦衣卫,让他们不要插手九江的事情。”

老朱说道。

“让他们暗中监视,看看都有哪些人,在参与此事。”

“是!”

太监领命而去。

老朱靠在龙椅上,闭上了眼睛。

他要静观其变,看看这场风波,最终会如何收场。

……

九江。

整个府城,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流民们聚集在街头,高喊着口号,要求官府给他们一条活路。

作坊主们则紧闭大门,不敢开工。

他们害怕流民会冲进作坊,破坏机器,抢夺财物。

官府的衙役们,则四处巡逻,维持秩序。

但是,他们的人数太少,根本无法控制局面。

整个九江,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九江知府王国生,坐在府衙里,脸色阴沉。

他已经接到了夏恕的密令,让他严惩流民,激起民变。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这样造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