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内,原本这是皇帝宴见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正厅,如今,里面却莺歌燕舞,一片浑浊之声。
宣宗驾崩后,继位的新皇李漼整日莺歌燕舞,怠于政事。
浩大的宫廷之内,光是供他玩乐的舞姬、宫女、乐宫便多达一千多人,如此奢靡的程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继续跳、继续舞。”
李漼坐在地上,身边依附着十余个衣不遮体的美人。
李漼时而挑逗她们,时而走近正在跳舞的舞姬们,与她们一起欢跳。
而距离先帝驾崩仅仅过去十余日 李漼便大行奢靡之风。
大朝上不见其踪影,国家大事尽皆堆积。
“哈哈哈哈,跳的很,继续跳,跳好了朕重重有赏。”
李漼捧着一大贯钱,撒向天空,顿时迎来殿内众人哄抢。
看着众人慌不择乱的样子,李漼不禁捧腹大笑。
“哈哈哈哈哈,好玩,好玩啊!”
殿内的一切都被身在暗处的邓宏看在眼里。
邓宏眼神中闪过一丝寒芒,仿佛凝结了千年的冰霜。
他身为历经大唐十几朝的辅弼之臣,见证了无数君王的兴衰成败。
然而,当今的陛下却如此放纵自己,沉湎于享乐之中,这是他从未遇到过的。
李漼的面容在歌舞升平中渐渐模糊,邓宏的心中涌起一股无法言说的忧虑。
他不禁想起了大唐昔日的辉煌,那是盛世的光辉,而如今,却在这位,新皇的手中渐渐消逝。
邓宏注视着李漼,眼中的冷意越发浓烈,那是失望,更是对大唐未来的担忧。
邓宏失望地转身离开,但心里却已经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否则,大唐危矣!
李漼还在纵情享乐,而邓宏已经满脸担忧地回到了兴家堡。
小院内,邓宏静静地靠在竹椅上,不停地摇晃。
脑海里不断思索着,岁月的痕迹深深烙印在每一寸土地上。
大唐的辉煌历经十几代君王的传承,如今已步入晚期,
曾经的盛世繁华如过眼云烟,逐渐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不至于衰败,但却也难免走下坡路。
长安的大街小巷,昔日的喧嚣不再。
繁华的市集变得冷冷清清,商铺关门闭户,街头的人们面容憔悴,仿佛背负着整个时代的沉重。
这便是一个王朝,发展到鼎盛的结果,盛极必衰,这是无法避免的。
宫廷中,华丽的殿宇依然庄严,但却弥漫着一种无法掩盖的颓败气息。
农民们的土地荒芜,饥荒肆虐,人们的生活变得困苦艰难。
社会的动荡不安让人心惶惶,盗匪横行,战乱时有发生。
而官场的**更是侵蚀着大唐的根基,官员们为了私利勾心斗角,百姓的呼声被忽视。
这便是历史上的唐王朝……
“大唐啊,你是否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否能够在这历史的洪流中找到新的出路?”
邓宏脑海中不断思考着大唐的眉宇之间,更是透露着无尽的担忧。
身为外人,邓宏无时无刻都在担忧大唐,而身为天下共主,大唐的掌舵人,李漼却时时刻刻地想着享乐。
几日后,李漼竟不顾群臣劝阻,以祭拜高祖之陵为由,率领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离开了长安。
队伍中,光是护卫皇帝的禁军卫队便多达一万余人,不仅如此,宫女、舞姬等上千人,李漼也不忘带上。
大军浩浩荡荡离开长安,每到一陵,李漼便要大行祭拜。
原本,祭祖本属正常,但由于皇帝随行队伍太大,大军人挤人,瞬间踩踏了不少农田,百姓们敢怒不敢言,只能私下里议论。
祭拜完祖陵后,李漼又突然想起了打猎,而最后的猎场,便是城外的兴家堡地区。
说罢,李漼当即率领数千人的卫队,向兴家堡飞速而去。
小院内,邓宏还在思索着大唐的出路,突然,马蹄声四响,下一刻,成百上千的禁军便出现在邓宏院子附近。
“拿箭来。”
李漼接过护卫递来的剑,便弯弓瞄准了不远处的一只鸡。
“嗖!”
箭破空而出,却连鸡毛都没碰到,于是,李漼提箭再射。
又是一连三箭,仍未能射中,李漼不禁气恼不已,他朝几名护卫命令道: “你们,去给朕将那些野鸡全部抓回来。”
“是。”
护卫们得令后立即飞奔而去。
这一幕,被邓宏看在眼里,他本想养些鸡改善生活,却不料自己的家禽倒却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野鸡。
官兵们上前就是一通乱抓,顿时惹得鸡飞狗跳!
邓宏见状,走出院子制止道: “现在是法治社会,未经别人允许,便抓别人的鸡,可是犯法的。”
“哈哈哈。”闻言,一名官兵放下手中的鸡,扔给一旁的同伴,朝邓宏笑道: “在这里,老子就是法,怎么着,我就抓了!”
官兵一脸嚣张地望着邓宏,全然没有把邓宏放在眼里。
邓宏见状,似笑非笑地看着官兵说道: “我要是你,现在回头离开还来得及。”
邓宏的话,瞬间让那官兵感到可笑,他看着眼前瘦小的邓宏,露出嘲讽的笑容。
“小子,年纪不大,胆子倒是不小,你难道不知道民不与官斗吗?”
官兵的狂妄,让邓宏眼中闪过一丝杀意。
邓宏瞪大了双眼,望着眼前这群霸道的官兵,他们的盔甲闪烁着冷光,长矛与盾牌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他的脑海中闪现出几十年前的画面,那时的大唐神策军,是一支守土为民、英武豪迈的精锐之师。
他们在边疆浴血奋战,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宁,不惜舍弃生命。
然而,如今的他们却完全变了样。曾经的荣耀与尊严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欺压百姓的恶行。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贪婪与残暴,原本应该保护民众的武器,现在却成了威胁百姓的工具。
邓宏的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失望,他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
他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话:“权力容易使人腐化。”
如今,这句话似乎在神策军身上得到了应验。
邓宏冷笑道: “像你这样的小官,死在我手里的,不下于万数。”
邓宏的话,犹如一个玩笑一样,在人群中传开。
那官兵闻言,哈哈大笑道: “他妈的,在老子面前也敢讲大话,弟兄们,给我好好教训教训他。”
说罢,其余几人上前便想揍邓宏。
怎料,下一刻,李漼只感觉眼前一花,数名官兵便被邓宏击飞,躺在地上不停地哀嚎。
李漼见状,率领卫队走了上去,将邓宏团团围住。
数百人手握长矛对准了邓宏,看着这些锋利的兵器,邓宏却是丝毫不慌。
“大胆,竟然敢在陛下面前殴打官兵。”
一名卫队队长上前斥责邓宏,邓宏并未理会他,而是看向李漼。
“大胆,见陛下不跪还敢直使,你这刁民,找……”
“啊!”
那卫队队长话还未说完,便被邓宏一只手轻轻举了起来!
看着眼前之人轻而易举举起自己的卫队队长,那队长约有两百斤,而邓宏却轻而易举举起了他,李漼不禁感到了震惊。
见此,李漼不禁走近了一些。
乍一看,他眼神里顿时闪过一丝震惊。
“这简直太巧了吧!”李漼看着眼前之人,露出了一丝震惊。
李漼仔细观看着邓宏的同时,邓宏也在看着他。
就在这时,李漼身边的人匆匆依附在李漼嘴边说了几句,李漼便收走了观察邓宏的眼神,提前率人离开了兴家堡。
看着李漼离去,邓宏虽有些疑惑,但还是将自己的鸡赶回了院子。
回到宫中后,李漼回忆白天看到之人,愈发觉得震惊,他缓缓从自己的龙床下取出一幅画卷。
打开,上面赫然是先帝驾崩时,留给自己的画卷。
“太像了,简直太像了!”
李漼看着画卷上的人,再联想到白天见过的邓宏,不禁大为震惊。
这幅画卷,是宣宗驾崩之际,留给后继之君的。
宣宗驾崩时,曾告诉太子李漼,此画卷乃是大唐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每逢大唐危难之际,画卷中人便能挺身而出。
一旦此人到来,后继之君必须无条件信任于他。
只是让李漼没想到的是,如今天下并未发生动乱……
“难道……”
突然想到什么,李漼顿时大惊,他当即叫人进来:
“你们速去兴家堡,将白天之人带来……哦不,请来宫中。”
“是。”
侍卫们行礼后匆匆而去。
“如果这是真的,那朕……”
李漼心里似乎在盘算着什么,他的眼神更是飘浮不定……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