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弟不敢。”
赵禛低垂着头,让人看不清楚他脸上是何表情。
“老三,在朕的面前你何必如此?”
皇帝叹息道:
“你什么脾气和秉性,朕难道还不清楚?”
“你心里肯定是恨着朕的吧?”
“朕承认,当年确实是朕心胸狭隘了一些。”
“让你受到了不小的伤害。”
“可是事情既然都已经发生了,你为何还不能释怀?”
“难不成你真要朕跪下来求你?”
“皇上此话严重了。”
赵禛抬头,不卑不亢地说。
“臣弟阔别边疆已三年之久。”
“三年的时间足以改变很多。”
“不管是局势,地形,还是所遇见的人。”
“皇上如此的信任臣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
“为了以防万一,亦是为了大周的江山着想,皇上另择高明才是最好的选择,臣弟无能,已经不能替皇上在继续分忧下去。”
皇上沉着脸。
见赵禛这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脱。
心里虽说很不悦。
但念着他有眼疾在身,到底还是没有出声责备他。
而赵禛被皇上传进宫得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不少文武朝臣得知此事儿后,都认为皇上这是打算重用镇南王。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赵禛和皇上到底是一母同胞。
皇上当年所忌惮的是手握十万兵权的镇南王,而不是如今因为眼疾在身的赵禛。
“王叔,你为何要拒绝?”
出宫的路上,赵禛遇到了赵衍。
看样子他似乎早已在宫门口等待了许久。
“七皇子殿下。”
赵禛朝他拱手行礼。
“王叔,你明明就有将相之才,为何还要委屈自己?”
当年的他何其的风光无限。
远远的看上去都令他这位做皇子的都敬慕不已。
可在看看他现在的样子,哪还有当初那意气风发的模样。
整个人说是一山野村夫都不为过。
“七皇子谬赞了。”
赵禛谦虚地道:
“臣如今只是一眼盲的废人,不足以担得起七皇子口中所说的“将相之才”这四个大字。”
“七皇子还是赶紧回宫殿去吧。”
“王叔!”
赵衍不高兴了。
“听话!”
赵禛的脸陡然阴沉了下来。
然后也不管还在生气的赵衍,就独自上了马车。
而边关告急姜家两兄弟打了败仗的事儿自然也传到了姜岳盛的耳朵里。
他之前心里所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
“你这是要去哪儿?”
姜岳盛刚把书信搁置在一旁,姜母就从一旁的门道里窜了出来。
并且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去邺儿他们哪儿。”
“他和钧鸣不是吃了败仗吗?”
姜母头也不抬地道。
“我这当母亲的自然是去好好的看看,到底是谁让我的两个儿子接连吃亏。”
必要的时候她在出手帮他们一把。
姜母年轻的时候可是上过战场。
对于上阵杀敌这件事儿她自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可以说是一手一个。
“胡闹。”
姜父大斥一声。
“那是战场,你以为是什么?”
“刀剑无眼,你还是在将军府待着,哪也不许去。”
“你这是要让我眼睁睁的看着?”
姜母怒不可遏地道。
“姜岳盛,那书信上写的内容你难道没看到吗?”
“钧鸣他受了伤。”
“你怎么能这么的铁石心肠?”
“这能是一回事儿吗?”
姜岳盛道。
“钧鸣受伤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儿。”
“你见过有几个带兵打仗的人能不受伤的?”
当初姜岳盛不也是在九死一生中渡过的吗?
“他们是他们。”
姜母反驳道。
“钧鸣是钧鸣,我的为了钧鸣他们得安全着想。”
姜岳盛见姜母说半天不听,上前抓住了她。
“不许去。”
“你放手。”
姜母可不管这些。
她现在就想赶紧去边关见到儿子。
其它得她管不着,也不想管。
姜岳盛怎么可能会让她胡来。
“都还站着干什么?”
姜岳盛把目光看向了一旁得丫鬟。
“还不赶紧给本将军把夫人给扶回屋子去。”
“我看谁敢。”
姜母一声怒喝。
姜岳盛可不管她这些,直接抬手把人给打晕。
然后交给了一旁得丫鬟。
“一会儿让人把这封信送到边关,交到姜瑾邺的手中。”
赵禛回府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在书房里书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一侧的陆风。
陆风眸色微闪。
“王爷这是打算帮皇上?”
“不算帮。”
赵禛淡淡的开口道。
“边疆破防对于我大周而言并没有任何的好处。”
“本王只不过是想让这大好河山完整而已。”
陆风:“……”
“王管家,王爷在里面吗?”
书房外,姜悦见王管家守在门口,便上前一步询问。
王管家:“回禀王妃,在的。”
“只是王爷现在有事儿在与陆侍卫交谈。”
“王妃若是有急事儿老仆现在就进去禀报王爷。”
“不用了,让她进来吧。”
书房里很快就传出了赵禛的说话声。
王管家点了点头,朝姜悦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姜悦自然没有客气,大步的走了进去。
“王爷。”
姜悦朝赵禛行礼。
“起来吧。”
姜悦见陆风也在,就知道两人这应该是刚刚商量完。
“王爷知道边疆的事儿了吧?”
姜悦问的很直接。
没有丝毫的婉转。
赵禛挥退了一旁的陆风。
“听皇上提起过。”
“怎么?你很担心?”
担心是有那么一点。
好歹这两人是她这具身子的两位哥哥。
她要是不担心,岂不怪异?
“听外面的传闻说,我二哥好像受伤了。”
姜悦抿唇道。
“不知王爷可有办法让他回来?”
这打仗不应该只是姜家的事儿。
大周朝那么多的人,难道就选不出来一个打仗的?
就非要得是姜家?
赵禛蹙眉。
“这恐怕很难。”
姜家在边疆不是一年半载。
从姜岳盛往上一代,姜家就已经在边疆坐镇多年。
即便是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吃了几次败仗又如何。
到头来他们还不是得老老实实的听从皇权在边疆守着。
“除非皇上能够同意。”
否则,姜家人只有战死方可归京。
姜悦:“……”
这说了等于没说。
等皇上同意?
现在战事儿这么告急,皇上能同意那就怪了。
“就没有一些其它的办法?”
“比如让大臣在上早朝的时候在皇上的面前提一提?”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