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谭文山的下一站

吃过饭,周扬陪父母一起看了一会儿晚会就起身去了书房里。

其实随着年纪越大。

他也明显察觉到,时下过年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形式。

实际上不只是他有这种感觉。

现在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发出这样的声音。

年味淡了!

这个话题甚至一度冲上了热搜。

有时候其实他也在想。

可能并不是过年没有了年味。

而是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了那种年少时的童真和年趣。

毕竟对于孩子来说。

或许这样的新年其实才是最好的。

履新赣江三个月的时间。

直到大年三十这一天,赣江的整体工作才总算是彻底奠定了发展的基调。

打击**工作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这些年周扬为官做事。

对这句话的理解也是不断在加深。

**问题既是体制机制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人性。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

就没有哪一种可以说能确保**完全可以杜绝的机制。

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试图构建一个完美世界。

但是实质上却是一个完全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的个人遐想。

即使是梦幻中乌托邦式的人类社会。

在摆脱人性之前,恐怕也难以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状态。

然而一旦失去了人性。

就好比将来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终有一天取代人类的话。

那或许生活又是不同的含义。

只不过。

这样的人生,真的是人类追求的终究目标吗?

……

书房里。

周扬抿了一口热茶。

盯着桌子上党文娟先前送过来的23年赣江经济发展重点。

随即也不由得陷入一阵沉思当中。

在他看来。

这份重点提要还是过于保守了。

赣江的事情千头万绪。

但是经济发展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关键,肯定是重点中的重点。

只有经济发展得到落实和推进。

很多社会面上的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

包括交通条件的改善、市政建设水平的提升、社会福利结构性稳定提升等等。

然而经济发展向来就是最为棘手的一个问题。

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远远不是一个两个政策就能解决的。

不过眼下,周扬倒是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

赣江要发展。

借着这一次风暴。

组织人事工作肯定要来一个彻底的调整和改革。

其次就是想法上面的引领。

社会经济的发展,向来是所思所想作为先导,想法不正,路子就走的不对。

以前那种温水煮青蛙,能过得过的想法。

如今肯定是不允许在赣江的这片土地上继续存在了。

能者上,不能者下。

这必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赣江应该彻底贯彻执行下去的总体用人思路。

脑子里暂时放下这个问题。

周扬不由得又想到了这一次的反腐问题上面。

尽管因为过年的原因。

省里并没有马上公布毛建中一案的处理结果。

但是随着关联人物的先后落网。

赣江乃至西江发生重大的人事调整已经成为必然,无非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先前在跟王慕简的通话中,这位王书记的意思非常明确。

案子一定要严查严办!

涉事人员也要从严处分,但凡存在问题的,就绝对不会姑息!

既然有了这种基调,那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现在唯一需要等的,恐怕就是看毛建中的妻儿什么时候能够落网了。

至于毛建中先前交代的那些问题。

周扬也基本上跟王慕简做了详细的汇报。

而且回头陈光木那边,还会正式跟省里做一次说明。

书房里。

正当周扬想的入神的时候,谭超然的电话也不期而至。

“大过年的忙啥呢?”

“听说你们赣江最近闹得很厉害,事情已经有眉目了?”

谭超然到宛城市出任市长一职之后手腕越发变得老练不少。

据说现在宛城市。

他这个市长是彻彻底底地得到了王学兵的支持在大搞旧城改造。

其实这个工作之前周扬在跟谭超然聊天的时候是好好地进行过探讨的。

这几年外部经济形势不是十分好。

内部经济增长动力也出现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

拉动内需和内部投资自然成为一种缓解经济下滑的有效手段。

但是内需这个东西是跟经济直接挂钩的。

经济增长乏力,内需快速增长几乎不可能。

周扬想出这么一个办法,还是得益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彼岸那位湖福先生修建湖福大坝的案例。

20世纪三十年代。

正值经济萧条时期,老霉面临大量的产业工人失业。

以工代赈的方式修建大坝既解决了工人就业的问题,缓解了就业压力。

而且提振了内部投资,塑造了这个有名的水利工程。

眼下的宛城市。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市政建设尤其是老城区过于拥挤和陈旧的现象也导致了各种社会问题滋生,民生问题频发。

在这样一个时期。

利用低迷的经济环境形成的空置劳动力和产业时机来完成旧城区的大面积改造,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

当然了。

有钱还是关键。

不过这几年宛城市的财政收入得益于前期的高速增长。

完成这样一个庞大的工程还是完全可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宛城市大搞交通建设,一口气修建了好几条地铁的底气所在。

“没忙什么,刚吃完饭,这会儿正想着明年怎么搞经济建设。”

“怎么?”

“你谭大市长打电话来,是不是打算跟我们赣江来个经济发展联动?”

“我可是看上了你们高新区的几个项目。”

电话里。

周扬一开口谭超然顿时就开始骂娘。

“美死你吧,我们自己现在都是穷的揭不开锅,还救济你?”

“不过有个问题倒是可以合作合作。”

“高新区这两年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之前你在淮东搞的那个新能源汽车城目前已经初具规模了。”

“你们赣江的稀有矿产可是不少。”

“回头我让唐小青带人去你们那边考察考察,看看能不能落实几个大项目。”

“张毛毛那个死胖子。”

“去年在闽南那边跟那个威盛科技深度合作开辟了新能源电池的项目。”

“现在正在找项目落地的机会,我们宛城肯定是没戏了,倒是你们赣江挺合适的。”

书房里。

周扬一听这话也是一阵意动。

他倒是没想到谭超然还真给他送来了两个好消息。

眼下赣江缺的就是新兴产业。

如果能搭上新能源汽车这趟班车,那倒的确是个机会。

赣江市这个地方干不了整车,但是干产业链还是可以的。

“对了,还有个事情要跟你说一下。”

“我们家的领导可能马上要调动了,年后应该就会出消息。”

话筒里谭超然突然给周扬提供了一个不算意外的消息。

其实这几年谭文山出任教育副职。

总体上还是中规中矩的。

虽然当初在南江遭遇了一次滑铁卢。

但是实际上如果没有谭文山的积累,邬俊强也断然没有可能成功上位。

只不过相比之下,谭文山的运气差了一点。

行百里路,就差最后一口气倒下了。

当然。

以他自身的积累和背后的力量,自然不可能会老死在这个位置上。

只不过周扬好奇的是这一次谭文山会去什么地方。

重生:红色仕途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