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怎么不记得。
这还要归功于“王熙凤”这名字太如雷贯耳了,才能叫薛螭的印象如此深刻。
但亦仅限于印象罢了。
当然,这可不能承认。所以薛.伪小孩.螭佯装忘记了,十分虚伪地摇摇头。
他故意问:“妈妈,姨妈的信说的是什么呢?”
“就是说啊,你珠大表哥要娶你凤表姐作媳妇了。”
“什么是娶媳妇啊?”
“就是把喜欢的姑娘给带回家里啊。”
“……”闻言,薛螭内心嘴角一阵抽搐。
看他母亲这解释,真叫人无语。
敢情薛蟠抢香菱回家,其实是您老人家教出来的吗?
撇开其他乱七八糟的想法,薛螭又问:“那,妈妈,你是不是也想把凤表姐带回家啊?”
薛王氏乐呵呵:“当然,你凤表姐这般好……”
“哪里好啊?”
呃,这个……薛螭这话倒是把薛王氏问住了。薛蟠什么性格,大家都懂;而王熙凤呢,年纪比薛蟠大不打紧,“女大三抱金砖”嘛。因自少充哥儿教养,王熙凤个性强势,那便有管得住薛蟠的可能。
且薛家早早便分了家,从根本上就没有什么大房二房之争,待薛王氏考察期一过,王熙凤便能堂堂正正地当一个当家夫人。
可以说,只要有足够宽广的舞台,王熙凤的实力便会获得充分发挥,未来“内外一手抓”不是梦想;而有足够的脸面和权柄,王熙凤这人只要不是蠢透了,自然知道该如何做的了。
——不过,这些如今都只能是假设了。
薛螭想那么多,也不过转瞬之间。接着,他眨眨眼,又问道:“那凤表姐为什么要去珠表哥家,不来我们家啊?”
薛王氏轻叹一声,像是回答薛螭的问题,但更加像是在自言自语:
“说到底,还是因为‘出身’哪……”
果然。薛螭闻言,内心撇嘴。
自来士农工商,商为末等。
薛家虽说挂着个“紫薇舍人之后”的名头,又是皇商,貌似因为太.祖.皇帝的关系,没受什么“商户三代不可科举入仕”的限制。
但商户就是商户,便是得了多少好听的名头,都是没法改变的。
薛螭猜测,薛王氏能说得出“曾为顺哥想过”这种话,定然是有去王家试探过的。
而王家的回复,就是让王熙凤进京去——自那时候起薛王氏该熄了这份心了,现在最多就是感叹两句而已。
王家的想法亦不难猜。
这些所谓的大家族,最讲究“制衡”了。在王家眼中,薛家不过是个商户,嫁个薛王氏过来已经算仁至义尽了,没必要再赔上一个王家女。
至于王熙凤?肯远去京城,明摆着就是乐意去攀高枝的。
商户跟国公府后人——外加不学无术的薛蟠跟有点学识的贾珠——两厢来做对比的话,明眼人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综上所述,王熙凤花落贾珠一事,看似毫无猫腻,实际上却是贾王薛三方博弈之下的结果。
很明显,薛家因为“出身”问题,一开始就被踢了出局。
——这商户的身份啊,果真是个硬伤!
想到这,薛螭一阵长吁短叹。
薛王氏看着她这小儿子,小大人一般地在叹气,只觉得好笑。她忍着笑,说道:“你这猴儿,学大人叹什么气呢,难道你能听懂妈妈说的是什么?”
薛螭怕表现太过会被捉去烧,便斟酌下语句,说道:“怎么不懂?不就是凤表姐瞧不起我们家是商户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外头有不少人也跟凤表姐一样,打心底瞧不起我们家,我是知道的。”
薛王氏闻言,暗暗心惊。
点击弹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