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章

贾琏今日在外头无所事事地闲荡了一天,回到府里时,看着每日惯常走的那段路,更觉得无趣得紧。

一旁的小厮兴儿见状,凑上前去低声提议道:“少爷,前儿您不是无意之间发现一条近路嘛,今天便走那边吧。”

贾琏想想便应了。

这近路不仅近,连知道的人亦不多,贾琏突然不想叫太多人跟着,就让其他侍候的人先散了,仅带着兴儿一个。

贾琏两人这一路连一个人也没遇上,安静的院落别有一番景致,叫贾琏亦不觉放慢了脚步,不多时便来到一处隐蔽的花园。

因四周寂静无声,花木深处传来悉悉索索的议论声便十分明显,贾琏隐隐听到有人提到了大房等字眼,心下一时好奇,便带着兴儿悄悄走近了些,站在个相对隐蔽的地方偷听起来。

却是有三个婆子躲在那里面偷懒侃大山。

只见其中一个褐衣婆子,用相当刻薄的语气说道:

“你们不知道,大房那位太太哟,最近穿得那个花枝招展!真当自个还是水嫩嫩的小姑娘呢,没得笑死人!”

一边说还一边发出刺耳的笑声,仿佛她有亲眼见过大房太太一样。

这边的驼衣婆子却故意跟褐衣婆子唱反调:“笑死人又怎么!要我说啊,能叫大老爷多去正房几次,那就值当啦!说不得没过几天,大房就会有喜信传出来了呢。”

褐衣婆子不服气,嘲讽道:

“喜信?!哎呦喂,真是好笑了,就大房那位?也不想想那位多大年纪了,还敢指望肚子里有动静!”

驼衣婆子立时反唇相讥:“你这什么话,年纪大了又怎么了,年纪大还能生的多着呢!远的不说,二房那位今年都多少岁了?可宝二爷还没满周岁呢!”

顿了顿,驼衣婆子大概消息比较灵通,神秘兮兮地举了个新例子:“说起来,府上嫁到扬州的那位姑太太,不是十几年都不开怀,前儿才传信来说终于怀上了吗?

今儿扬州来了喜信,说那位姑太太一举得男呢!喜得老太君啊,听说开了库房,很是准备了好几车东西,打算叫大老爷给送过去呢!”

最后,驼衣婆子总结道:“那位姑太太的年纪啊,还不是跟大太太没差多少!”

褐衣婆子:“你!”

一直没说话的栗衣婆子赶紧打完场,“好啦好啦,你们又为着这点小事闹,这还要不要说呢!”

拉了拉驼衣婆子的袖子,栗衣婆子压低声音道,“大太太……嫡子……那先头那位……”

驼衣婆子惊呼:“不可能吧,这年纪差这么多,争不过来的!”

褐衣婆子又唱起了对台戏,“怎的不可能,要我说啊,大的那个从小便没养在身边,一点儿也不亲;小的呢,打小就看着长大,又有亲娘在一旁吹吹枕头风……这事,悬着呢。

一路上,贾琏都沉着脸、一声不哼,叫同样听到这么多东西的兴儿心下一个七上八下的。

兴儿不由低低地唤了一声“二爷”,却没有丝毫回应。

这种诡异的低气压一直持续到隔天早上。

兴儿见贾琏已恢复了往日的嬉皮笑脸,不觉松了一口气,并暗自发誓,必须把昨日听到的,通通都烂在心里。

而贾琏呢?则破天荒地一早去找了贾赦,毛遂自荐,说也要跟着去扬州。

贾赦诧异地看了他的儿子一阵,最终应了,还提了会顺路回金陵祭祖的事。

于是各自收拾暂且不提。

几天后,贾赦带着儿子,坐上装得满满当当的三艘大船,在某些人嫉恨的目光下,浩浩荡荡地开始了他的南下之旅。

xxx

京城,宫内,钟粹宫。

韦嬷嬷韦琳琅进到内室的时候,叫所有宫人都下去的皇后付氏正独自一个靠坐在榻上。

付氏与当今圣人乃是少年夫妻,如今早已是知天命之年。芳华不再,但从其眉眼间仍能瞧出昔年的绝代风华。

此时付氏手里拿了一份书信。只是她的心思很明显并没放在信上,而是眼神放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此,韦琳琅轻唤了一声。

付氏回过神来,也没看韦琳琅,下意识说道:“琳琅,你待会去把孟如叫来……不,还是算了。”

她顿了顿,又问,“陛下那边如何了?”

韦琳琅应道:“送汤的小侍回禀说,陛下什么也没说,但东西还是收下了。”

“那便好。”付氏嘴角不觉扬起笑意:“父子俩一个样,都爱这般跟对方置气。”

看来还不到最糟的地步。付氏想想那信上的内容,心下一叹。这把年纪了,居然仍要为儿孙操心……

就是心中再是愁绪万千,皇后娘娘的脸上却是毫无异样。她收起信,坐直身子,问道:“本宫约莫听说,因为最近的小选,有几家动静闹得比较大,其中有一家是姓贾的,是荣公家的吗?”

“是的娘娘,听说是荣公的孙女儿。”

“哦——”付氏点点头,淡淡道,“我记得贾家那小子是旭儿的伴读吧?他是个好的……就是那个当娘的,有点拎不清。”

“这样吧,琳琅,你……”付氏吩咐了两句,并扬了扬手中的信,叫韦琳琅拿去“处理”了。

韦琳琅接过信件,自去处理不提。

付氏靠回榻上,默默地想:

她也,是时候要动一动了……

林妹妹她总是不来[红楼]
上一章
下一章
目录
换源
设置
夜间
日间
报错
章节目录
换源阅读
章节报错

点击弹出菜单

提示
速度-
速度+
音量-
音量+
男声
女声
开始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