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舟回到京城的时候。, 。已是初夏时节。
公主和扁素问她们是早得到信了的。因此早早便在家里候着了。
柳絮已是能慢慢走路了。不过还在牙牙学语。扁素问爱她的紧。公主更是如此。两人在一起谈笑时总是戏称柳絮才是他们的小公主。
这日两人算着时日。觉得柳舟也是时候回來了。为此公主命人从宫里请來了御厨。又是忙着又是忙那。生怕有什么地方考虑不周。
大概快正午的时候。柳府已是忙上忙下了。公主一边指挥这里。一边指挥哪里。就在她这样來回指挥的时候。一名下人急匆匆來报:“公主。夫人。大人回來了。.小.说.网 ”
一听柳舟回來了。众人顿喜。连忙相迎。
柳舟一脚踏进家‘门’。见到自己的家人。心中顿时说不出的感慨。公主则有些喜极而泣。扁素问倒是一如既往的冷静。她虽也是心情起伏。可并沒有像公主那般‘激’动到哭泣。
柳絮在扁素问怀里挥着双手。眼睛里带着好奇。柳舟向扁素问投去关切的目光。本來是有千言万语的。可最后不知为何。却一句也说不出來。
扁素问见柳舟如此。浅浅一笑:“怎么在我们这里还害起羞來了。快回屋吧。公主可是把皇宫的御厨都请了來的。”
扁素问的话虽不够热切。可却刚好化解了柳舟的尴尬。公主则连连跟着附和。
一家人在客厅坐下。一桌子的饭菜多的有些吓人。每一道菜都是美味。这让长途跋涉的柳舟一时间食‘欲’大振。一边吃饭一边望着自己的夫人笑。
公主和扁素问见柳舟如此。皆是会心一笑。
吃过午饭。柳絮被下人抱了去午睡。柳舟这才有机会跟公主和扁素问两人一番温存。
如此快到傍晚的时候。听着蝉鸣吹着清风。柳舟一个人去了秦云住处。
秦云也是早得到柳舟要回京消息的。.小.说.网 只是她的身份特殊。不能在柳府相迎。而她知道。等柳舟忙完后一定会來找他。为此她命人在府里备好了一应酒菜。
两人在客厅稍作。秦云准备的这些酒菜都是一些很平常的家常小菜。可却更能引起柳舟食‘欲’。
两人这边浅饮低喂。一诉相思。当真是畅快至极。吃过晚饭。在屋内一番厮杀后。柳舟这才起身离去。
------------------------------------------------------------------
柳舟回到京城的消息很快便在几个王爷大臣之间传开了。。
刘墉听到柳舟回來了。心中顿喜。他对柳舟已是慢慢欣赏。如今柳舟回京。定然是将外面的事情办妥了。只不过刘墉对于乾隆皇帝刚到江南便急匆匆要回京的事情却是很不理解。
为此他准备派人请柳舟过府一趟。可刚准备吩咐下人。却又突然想到柳舟刚回來还沒有与家人团聚。自己就这么把他叫來了实在不妥。为此直到第二天才派人來请。
柳舟跟公主昨夜睡的很晚。因此早上起來的时候感觉十分困乏。
不过刘墉派人來请。他还是连忙去了。而在去刘府的途中。柳舟略一思索。便知刘墉请他到府上的用意。.小.说.网 只是这用意他虽知。却不能告知。以柳舟对刘墉的了解。刘墉是铁了心要扶持十五皇子的。如果让他得知乾隆皇帝有立太子之意。他必定会早作准备。
虽说刘墉是清臣。可清臣并不代表不会玩‘阴’谋耍‘阴’谋。清臣狠起來那也是相当怕人的。想到这些之后。柳舟已是‘露’出了一丝浅笑。
轿子很快到了刘府。柳舟刚进‘门’。得到消息的刘墉已是从里面迎了出來。
“柳大人巡视全国。可谓是为大清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这点连我这个老臣也是自叹不如。佩服。佩服啊。”
“刘大人客气。谁人不知刘大人一心为民。是大清一等一的好官。”
“哈哈哈。我们谁也别说谁了。快请进。”
“请。”
两人笑着进了客厅。因为已是初夏。天气有些郁热。为此刘墉派人‘弄’來了凉茶。
两人坐下后。刘墉笑着问道:“听闻柳大人之前是跟圣上一路的。可为何半途却突然先行归來。”
“圣上听说大清与俄国边境经常发生摩擦。圣上言明我大清此时不宜与俄国有冲突。为此派在下先行回來‘弄’清楚情况。”
刘墉听完。浅浅一笑:“原來如此。不过柳大人大可放心便是。。老夫与阿桂将军虽说派了兵。不过这仗却不是轻易就能打起來的。派兵不过是为了震慑俄国人罢了。”
柳舟点头浅笑。不过在柳舟看來。大清派兵震慑也是无用。如今大清的那些兵马简直可以用不堪一击來形容。俄国地域辽阔。又得欧洲各国先进技术。若他们真有心要打。凭大清的那些兵马只怕是不行的。
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柳舟也沒有必要说破。因此便顺着刘墉的话说了下來。
刘墉见柳舟只是顺着自己的话说。有关乾隆皇帝为何会急着回來的事情却闭口不谈。心中不由得生了怀疑。于是便试探‘性’的问道:“圣上一直都想下江南。我等一些朝臣之前是劝过的。可却仍旧沒能劝住。可圣上如今刚到江南便要回京。着实令我等疑‘惑’啊。不知柳大人可知缘由。”
柳舟在來的时候已是想好对策。听到刘墉问话。不由得叹息一声:“刘大人的消息不灵通啊。难道不知道圣上在扬州遇刺的事情吗。”
刘墉‘露’出惊愕状。道:“圣上遇刺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沒有人通知老夫。”
柳舟笑着摇摇头:“刘大人不必担心。虽然遇刺。但已经化险为夷了。就连天地会的那群‘乱’党也被剿杀的七七八八。圣上之所以不命人传到京城。。想來是担心在京城遇到恐慌吧。国之稳定。方为大局啊。”
柳舟的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刘墉并沒有因此而罢休。
“圣上雄才伟略。断不会因为一次行刺便改变行程进而匆忙回京的吧。”
柳舟无奈的耸耸肩:“这个在下就不知了。等圣上回京之后。刘大人不妨找圣上问问。”
“这……”刘墉一时无语。这种事情他那里敢问乾隆皇帝。
之后两人再沒有聊国事。而是聊了一些琐碎之事。这样聊完。柳舟便告辞去了兵部。刚才刘墉虽说他们派兵不过是去震慑俄国人。。可此事却马虎不得。柳舟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去了解一下情况的。
-----------------------------------------------------------------------
却说柳舟离开乾隆大队几天后。和珅和十一皇子两人是越來越不安。
虽说柳舟离开了他们。可他们对十七皇子却是更加的束手无策。本來柳舟在的时候他们还有机会下手。可如今十七皇子天天跟着乾隆皇帝身边。他们的机会几乎已经成为零了。
而他们想着。柳舟去了京城后会做什么事情呢。
本來和珅已是安排后。等他们离京之后。便让自己的人挑拨八皇子和十五皇子。以此‘激’化他们的矛盾。削弱他们的势力。如果柳舟回去后。他们的计划还能不能实行。
本來和珅觉得。乾隆皇帝在江南只怕要待一段时间。等再回到京城的时候可能已是深秋。这个月的时间里。京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可如今这么急匆匆的就赶回去。只怕他们的计谋是难得逞了。
这日黄昏。和珅和十一皇子二人相对饮酒。
十一皇子有些郁闷。因此酒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和珅倒还算冷静。只浅浅饮着。直到十一皇子喝的差不多了。他才终于开口:“王爷可感觉好了些。”
十一皇子望了一眼和珅。他并沒有感觉心里好受不少。但他知道和珅问这么一句话。想來是有事要跟自己说。
“和中堂可是已经想到了办法。”
和珅颔首:“还是老办法。让八皇子和十五皇子的人都知道圣上有可能立十七皇子为太子这件事情。让他们跟我们合作。先挤兑掉十七皇子。”
十一皇子一听还是老办法。不由得有些失望。和珅倒仍旧冷静。道:“以前我们是想等回京之后再找他们商议的。不过现在不行了。我们必须派人将消息传往京城。让他们早做准备。不然等我们回到京城。有圣上在。他们做多少准备都是无用。”
听到和珅这话。十一皇子不由得感到后背生凉。是啊。等他们回到京城。皇阿玛若是立马就宣布立谁为太子了。那他们还准备个什么。
直接准备当人臣算了。
“好。本王这就派人赶快回京。将这些消息散播出去。”
和珅摇手制止:“此事不易大肆宣扬。只让京城最重要的一两个人知道就行了。只要他们知道了。他们就会想办法应对这次事件。而且此事王爷不适合做。老臣会找人的。王爷只需要等消息就行了。”
十一皇子本來也不想沾惹上这种事情。如今见和珅自报奋勇。于是便点点头:“既然如此。那一切就都仰仗和中堂了。”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小.说.网
点击弹出菜单